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秩
芜湖 唐 · 刘秩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百里芜湖县,封侯自汉朝
荻林秋带雨,沙浦晚生潮。
近海鱼盐富,濒淮粟麦饶。
相逢白头叟,击壤颂唐尧(《嘉庆芜湖县志》二三《艺文志》)
货泉议 唐 · 刘秩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
臣伏奉今月二十一日敕。欲不禁铸钱。
更令百僚详议可否者。夫钱之兴。
其来尚矣。将以平轻重而权本末。
齐桓得其术而国以霸。周景失其道而人用弊。
考诸载籍。国之兴衰。
实系于是。陛下思变古以济今。
欲反经以合道。而不即改作。
询之刍荛。臣虽憃愚。
敢不荐其闻见。古者以珠玉为上币。
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
管仲曰。夫三币。
握之则非有补于煖也。舍之则非有损于饱也。
先王以守财物。以御人事。
而平天下也。是以命之曰衡。
衡者。使物一高一下。
不得有常。故与之在君。
夺之在君。富之在君。
贫之在君。是以人戴君如日月。
亲君如父母。用此术也。
是为人主之权。今之钱。
即古之下币也。陛下若舍之任人。
则上无以御下。下无以事上。
其不可一也。夫物贱则伤农。
钱轻则伤贾。故善为国者。
观物之贵贱。钱之轻重。
夫物重则钱轻。钱轻由乎物多。
多则作法收之使少。少则重。
重则作法布之使多。多则轻轻重之本。
必由乎是。奈何而假于人。
其不可二也。夫铸钱不杂以铅铁则无利。
杂以铅铁则恶。恶不重禁之。
不足以惩息。且方今塞其私铸之路。
人犹冒死以犯之。况启其源而欲人之从令乎。
是设陷阱而诱之入。其不可三也。
夫许人铸钱。无利则人不铸。
有利则人去南亩者众。去南亩者众。
则草不垦。草不垦。
又邻于寒馁。其不可四也。
夫人富溢则不可以赏劝。贫馁则不可以威禁。
故法令不行。人之不理。
皆由贫富之不齐也。若许其铸钱。
则贫者必不能为。臣恐贫者弥贫而服役于富室。
富室乘之而益恣。昔汉文帝之时
吴濞诸侯也。富埒天子。
邓通大夫也。财侔王者。
此皆铸钱之所致也。必欲许其私铸。
是与人利权而舍其柄。其不可五也。
陛下必以钱重而伤本。工费而利寡。
则臣愿言其失。以效愚计。
夫钱重者。由人日滋于前。
而炉不加于旧。又公钱重。
与铜之贾颇等。故盗铸者破重钱以为轻钱。
钱轻禁宽则行。钱重禁严则止。
止则弃矣。此钱之所以少也。
夫铸钱用不赡者。在乎铜贵。
铜贵在于采用者众。夫铜以为兵则不如铁。
以为器则不如漆。禁之无害。
陛下何不禁于人。禁于人则铜无所用。
铜无所用则铜益贱。贱则钱之用给矣。
夫铜不布下。则盗铜者无因而铸。
无因而铸。则公钱不破。
人不犯死刑。钱又日增。
必复利矣。是一举而四美兼也。
惟陛下熟察之。谨议。
选举论 唐 · 刘秩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
王者官人。
必视国之要。
杜诸户。
一其门。
安平则尊经术之士。
有难则贵介冑之臣。
夏殷周选士必于庠序。
非其道者
莫得仕进。
是以诱人也无二。
其应之者亦一。
及周之末。
诸侯异政。
取人多方。
商鞅患之。
秦孝公曰。
利出一孔者王。
利出二孔者强。
利出三孔者弱。
于是下令。
非战非农。
不得爵位。
秦卒以是并吞六国。
汉室干戈以定祸乱。
贵尚淳质。
高后举孝悌力田。
文景守而不变。
故下有常业。
而朝称多士。
孝武孝廉
五经博士弟子。
虽门阀二三。
而未失道德也。
逮至晚岁。
务立功名。
锐意四夷。
故权谲之谋设。
荆楚之士进。
军旅相继。
官用不足。
是以聚敛计料之政生。
设险兴利之臣起。
番系严熊。
罴等经营作
以通漕运。
东郭偃孔仅建盐铁诸利策。
富者冒爵射官。
免刑除罪。
公用弥多。
而为官者徇私。
上下并求。
百姓不堪刓弊。
故巧法惨急之臣进。
而见知废格之法作。
杜周减宣之属。
以峻文决理贵。
王温舒之徒。
鹰击敢杀彰。
而法先王之术。
习俎豆之容者。
无所任用。
由是精通秀㯋之士。
不游于学。
游于学者。
率章句之儒也。
是以昭帝之时
霍光问人疾苦。
不本之于太常诸生
徵天下贤良文学以访之。
是常道不足以取人也。
至于东汉
光武好学。
不能施之于政。
乃躬自讲经。
肃宗以后。
时或祖效。
尊重儒术。
不达其意。
而酌其文。
三公尚书
虽用经术之士。
而不行经术之道。
是以元成以降。
迄于东汉
慷慨通方之士。
寡廉隅立节之徒众。
无何。
汉氏失驭。
曹魏僭窃。
中正取士。
权归著姓。
虽可以镇伏氓庶。
非尚贤之术。
盖尊尊之道。
于时圣人不出。
贤哲无位。
诗道大作。
怨旷之端也。
洎乎晋宋齐梁
递相祖习。
其风弥盛。
舍学问。
尚文章。
小仁义。
大放诞。
庄周老聃之说。
诵楚词文选之言。
六经九流。
时曾阅目。
百家三史。
罕闻于耳。
撮偫抄以为学。
总众诗以为资。
谓善赋者廊庙之人。
雕虫者台鼎之器。
下以此自负。
上以此选材。
上下相蒙。
持此为业。
虽名重于当时。
而不达于从政
故曰取人之道。
可以敦化
周书曰。
以言取人。
人竭其言。
以行取人。
人竭其行。
取人之道。
不可不慎也。
原夫诗赋之意。
所以达下情。
所以讽君上
上下情通。
而天下乱者。
未之有也。
近之作者。
先文后理。
词冶不雅。
既不关于讽刺。
又不足以见情。
盖失其本。
又何为乎。
隋氏罢中正
举选不本乡曲。
故里闾无豪族。
井邑无衣冠。
人不土著。
萃处京畿
士不饰行。
人弱而愚。
夫古者以勋赏功。
以才莅职。
以才莅职。
是以职与人宜。
近则以职赏功。
是以官与人乖。
古者计人而贡士
计吏而用人。
故士无不官。
官无乏吏。
近则官倍于古。
士十于官。
求官者又十于士。
故士无官后魏羽林士今万骑军功是也)
官乏禄。
吏扰人。
古者王畿千里。
千里之外。
封建诸侯
诸侯之吏。
自卿以降。
各自举任。
当乎汉室。
除保傅将相
馀尽专之。
州县佐史。
则皆牧守选辟。
夫公卿者。
主相之所任也。
甸外之官吏者。
又诸侯牧守之事也。
然则主司之所选者。
独甸内之吏。
公卿府之属耳。
岂不寡哉。
所选既寡。
则焉得不精。
近则有封建而无国邑。
五服之内。
政决王朝。
一命免拜。
必归吏部
按名授职。
犹不能遣。
何暇采访贤良。
搜覈行能耶。
时皆共嗤其失。
而不知失之所以。
故备详之。
又曰。
夫官有大小。
材有短长。
长者任之以大官
短者任之以小职。
职与人相宜。
而功与事并理。
是以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
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近之任官。
其选之也略。
其使之也备。
一人之身。
职无不莅。
若委游夏以政事。
冉季文学也。
何其谬欤。
故人失其长。
官失其理。
是以三代之制。
家有代业。
国有代官。
孔子曰。
医不三世。
不服其药。
史墨曰。
古之为官。
代守其业。
朝夕思之。
一朝失业。
死则及焉。
是知业不代习。
则其事不精。
此周之所以得人也。
昔羲氏和氏掌天地。
刘氏代扰龙。
籍氏代司史。
庾氏库氏代司出纳。
制氏代司铸钟。
即其事也。
后代以代卿执柄。
益私门。
卑公室。
齐夺于田氏。
鲁弱于三家。
革代卿之失。
而不复代业之制。
医工筮数。
其道浸微。
盖为此也。
老子曰。
圣人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
不善用人者。
譬若使骥捕鼠。
令鹰守肉。
骥之捕鼠。
终不可获。
而千里之功废矣。
鹰之守肉。
死有馀罪。
而攫撮之效没矣。
夫裁径尺之帛。
刻方寸之木。
不任左右。
必求良工者。
裁帛刻木。
非左右之所能故也。
径尺之帛。
方寸之木。
薄物也。
非良工不能裁之。
帝王之佐。
经国之任。
可不审择其人乎。
故构大厦者。
先择木然后拣材。
理国家者。
先择佐然后守人。
大匠构屋。
必以大材为栋梁。
小材为榱桷。
苟有所中。
尺寸之木无弃。
此善理木者也。
考课论 唐 · 刘秩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二
昔周公使伯禽理鲁。三年而后报政。
周公曰。何迟。
伯禽曰。变其理。
易其俗。难。
所以迟。太公理于齐。
三月而后报政。周公曰。
何疾。曰。
因其俗。其礼。
易。所以速。
孔子论之曰。齐一变。
至于鲁。鲁一变。
至于道。由是而言。
劳不甚者理不极。功不积者泽不深。
尧舜三年而考。三考而黜陟。
所以能尽其智术也。近古人情敦厖。
未淳乎尧舜。礼正乐和。
未愈于虞夏。官贤吏能。
未称于殷周。或一年而考。
或四考黜陟。或比年而巡狩。
或岁时便迁。或旬月升擢令长。
今日既上。明日部内有犯名义者。
即坐之。不其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