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君子无屈论 唐 · 崔宏庆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四十七
君子无屈。
道无屈也。
苟行君子之道。
身至困而道不屈
苟失其道。
困亦宜之
象害舜。
桀伐汤。
文王
周公
桓魋孔子
臧仓孟轲
小人见之曰。
为善多屈也。
不善而伸。
君子发挥也。
道在我不怍。
或忙攘失道
昧邪以为正。
触途因以随之。
亦宜矣。
申生自绝
仲由就醢。
泄冶诛于陈。
屈原于湘是也
德行伸于德行
为言语伸于言语
为政事伸于政事
文学伸于文学
自此以来
未有之而道未伸者也。
立于世未尝不出于人也。
不伸不高。
似是而非
名之曰妖。
和之不正
言德行之妖。
辨之不正
言文学之妖。
身为妖而不知
困将至而乃怨。
是由大惑也。
至于六艺百工
苟得其道。
亦伸也。
呜呼
人以贵尊极为不屈
余以道尊名远为道伸。
文王伸于王道
周公伸于辅相
孔子孟轲伸于儒学
都至(疑)贱道愚人谓之屈而不为也。
圣贤苟利于人。
隐其身亦不耻
而乃为也。
播殖
治水
伊尹负鼎
太公屠钓是也
自舜至于
道皆同也。
当行道之心。
非求富贵也。
道苟行矣。
曷谓之屈哉。
君子无屈。
昭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