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昙无德部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 隋末唐初 · 僧道宣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九
原夫大雄御宇
岂惟拯拔一人
大教膺期
总归微显一理
但由偫生著欲。
欲本所谓我心。
故能随其所怀。
开示止心之法。
然则为生欲之本。
灭欲必止心元。
止心由乎明慧
起假于定发。
定之功。
非戒不宏。
是故特须尊重于戒。
故经云。
戒为无上菩提本。
应当一心持净戒。
持戒之心。
要惟二辙。
止持则戒本最为标首
作持则羯磨结其大科
后进前修
妙宗斯法。
故律云。
若不诵戒羯磨
尽形不离依止
日西隐。
法水东流
时兼像正。
人通淳薄。
初则二部五部之殊。
中则十八五百之别。
末则众锋互举。
各竞先驱
人或从缘。
法无倾坠
然则道由信发。
宏之在人。
人几颠危
法宁澄正
所以羯磨圣教
绵历古今
世渐增繁。
徒盈卷轴
其实录。
多约前闻
覈其宗绪
略无本据
师心制法者不少
披而行诵者极多。
轻侮圣言。
动挂形网。
皆务异同之见。
竞执是非之迷。
不思返隅。
更增昏结。
致使正法
与时潜地矣。
故佛言。
若作羯磨
不如白法作白。
不如羯磨法作羯磨
如是令正法疾灭。
随顺文句
勿令增减
违法毗尼
如是学。
慈诰若此
妄指实难。
昔己在诸关辅行事钞。
其罗种类
杂相毕陈。
但为机务相训。
卒寻难了。
故略举羯磨一色
别标铨题。
若科择出纳
兴废是非者。
彼钞明之。
此但约法被事。
援引證据者。
在卷行用
律藏残缺
义有遗补
故统关诸部。
撮略正文
必彼俱无则理通。
决例并至。
篇具显便。
异古藏迹。
羯磨虽多。
分为八。
从心念。
终乎白四。
各有成济之功。
故律通标一号
敢就其时显要者。
类聚编之。
文列十篇
义通七众
岂令传诸学司。
将以自明恒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