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元寂禅师 五代 · 韩熙载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七
□□□婆以清净心伏迦叶迦叶而下以心□□二十八传珠联印度一花五叶香散支那
降及曹溪得法者众。
然则一念摄于多法。以一尘统于沙界
此念此尘。彼界彼法。
二俱不有。空亦非断。
明是法者。于大悲海。
普济舟。开无相门
不二法。化有情一旨
获当果于上乘。是之谓大善知识者。
元寂禅师其人也。师名隐微
豫章新淦人也。夫其珠生媚泽。
玉蕴良山。留润入缠。
必归族姓故有杨氏之托焉。
异人之生□□奇应既□□□亦表厥灵。故有光明鉴室之祥焉。
轩冕累身之资。鼎钟爽口之具。
孔翠彬蔚网罟随之。
鸿鹤清素霄汉自得
故有弃俗之誓焉。开无师智
不二门。夫为在家则有师□七岁诣□□□□院道□禅师弟子二十依洪州元寺智称律师受具戒。
既还而叹曰。沙门者。
达本识心之谓也。且戒惠之学。
未足明心灭之宗。
方为了义。清山有路。
白云无心。我之行。
岂复他日。遂遍寻名岳
历抵禅林顺义中
卷衣南行。遐趋五岭
罗山法宝大师岩头真子
德岭孙。智镜当台。
共仰不疲之鉴。鸿钟在簴。
咸聆应扣之音。师既解橐云堂
端襟下榻。玉处石光华尚隐。
虎在山而清啸难藏。扣我机缘
自知时节先是罗山师子在窟出窟之句。
海内风传。一日
法座高登海徒云萃
师遽前而礼。峻发问端。
罗山道眼素明。伟师崷崒
抗声酬诘。众莫之知。
俄于欲诺之间。豁然大悟
自是朝昏随众。语默全真
放旷四仪盘桓数稔。
异日罗山以师大缘将至。
苦讽还乡太和中
杖策离偫。担簦度岭。
渐回江介涂次龙泉
邑宰李孟俊。一睹道姿。
深加凝注。邑有十善兰若
废时多。愿言葺兴。
强师驻锡。冀扬大法
用福蒸民。师具顺随之心。
檀那之请。元徒辐凑
净供山储。应接随宜
了无滞碍有问如何十善
云险。过者如何云丧。
参乎祖道一以贯之
问而数穷。答有馀力。
达深德妙。斯之谓欤。
先朝端拱万机穆清大宝
远怀道德思结深因。
保大九年。始自龙泉诏归凤阙
命住龙光梵刹赐号觉寂禅师
高阐一音。将逾数岁。
奉先禅院。用迩皇居
辛酉岁。将有事省方
利建邦于洪井千乘万骑
咸从于和銮奇士高人
必先行在。师首预清列
简自宸衷。既抵新都
复住大宁禅院。诲人无斁
学者有归。迨于鼎成之期。
难豫因山之会。言念三世诸佛。
皆入涅槃。吾独何人
自甘迟莫。其岁十月
病者相。卧方丈中。
是月二十七日。剃发浴身。
升堂别众。勤宣祖意。
勉勖后流。语讫安然
形留气尽。俗寿七十六。
僧腊五十六。谥元寂禅师
塔名常寂岁在壬戍二月六日
归葬吉州吉水仁寿太平里之原。遵遗诫也。
元帅郑王备尝道味
时任保釐。巨舍信财。
俾营塔庙。惟师夙宏道愿。
应生像年。道峻德充。
符实备。貌孤神王
语淡气幽。情高而月冷空。
格峭而云生碧峤。以慈音而演法
用实智以化人。故得分王臣
心归缁素。俄昏慧炬
永绝微言。赡道貌长乖
清徽而徒在。龙泉广福十善禅院嗣法子契任行常相续住持
小师自明自满七十三人。惧岁时浸远
陵谷贸迁。愿纪金碑
以旌元壤。其辞曰。
三界茫然四生蠢尔。背觉合尘兮死此生彼。
有铄开士兮乘悲应世端坐宝床片言析理
道价既高兮回心天子。慈风又扇兮服膺多士
远近瞻渴慕膻以至白黑合礼得坻皆止。
大缘告终魔云忽起。觉日云沉法幢遂靡。
传心罗山训徒帝里韬真豫章兮归欤吉水
金骨藏山德音无已宝塔镇地来者斯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