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鄙孝议下篇 唐 · 皮日休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八
人之心也。
仁者孝有馀。
凶者暴不足
圣人制礼
非所以惩其不足
抑亦戒其有馀。
由是节之以哀戚
定之封域
制之以斩衰
仁者之丧。
满其哀也。
不足于心。
不能有馀于礼。
凶者之丧。
满其怠也。
有馀于心。
不能不足于礼。
此由民之心必有嗜欲
必知饥渴
开辟至于今。
未能改也。
鲁人有朝祥而暮歌者。
子路笑之。
夫子曰。
由。
尔责于人。
终无已夫
三年之丧
亦已久矣
孔子合葬于防。
曰。
吾闻之。
古也墓而不坟。
今某东西南北之人也。
不可以弗识矣。
于是封之。
四尺
孔子先反。
门人后。
甚至
孔子问焉。
曰。
尔来何迟也。
曰。
防墓崩。
孔子不应
(以其三言之自以非礼不闻也)
孔子泫然流涕曰。
吾闻之。
古不修墓
三年之丧
天下通制也。
古不修墓
圣人格言也。
朝祥而暮歌。
圣人尚不笑之。
经雨防墓崩。
圣人尚泣而修之
况庐之于其侧。
朝夕而哭哉。
合葬于防。
孔子先反者。
修虞事也。
今之愚民
既合不掩。
谓乎不忍也。
既掩不虞
谓乎庐墓也。
伤者必过毁。
甚者越礼
上者要天子旌表
次者受诸侯褒赏
汉魏以降
厥风逾甚
愚民蚩蚩
过毁者谓得仪。
越礼者谓大孝
奸者凭之以避征徭
伪者扇之以收名誉
所在之州鄙。
砻石峨然
问所从来
曰有至孝也。
庐墓三年
孝感至瑞。
郡守闻于天子
天子为之旌表焉。
呜呼
夫古之庐墓
畜妻子于宅兆之前
波流毙。
至今亵慢焉。
者。
大孝不录
为非者。
小道必旌。
圣人之制。
后何法焉。
或曰
子贡居于夫子墓侧。
六年乃去。
庐墓之自耶。
曰。
子贡之罪大矣
口受圣人之言。
身违圣人之礼。
噫甚矣。
夫子曰。
事师无犯无隐
左右就养亡方。
服勤至死
心丧三年
又曰。
师吾哭诸寝。
是师之丧也。
心丧止于三年
哭泣至于寝室
未有倍其年而哭于墓者。
子贡之罪也。
执事者见愚民之有是者。
宜责而不贵。
鄙而不旌。
则民必依礼而行矣。
若是
则隳教之风息
毁制之道壅。
传曰。
辛有伊川
被发而祭于野者。
今之有是被发而哭于野者。
几何不为戎之于宅兆乎。
有心于是道者
得斯说而存之。
禁之可也
令之可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