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浑天 唐 · 卢肇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八
晋葛洪天形鸡子
地如鸡子之黄。
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
半覆地上
半绕地下
二十八宿半隐半见
宋何承天云。
乃观浑仪
研求天意
乃悟天形正圆。
水居其半。
中高外卑。
水周其下。
梁祖晅云。
浑天之形。
内圆弹丸
半出地上
半隐地下
右。
今撰图正用此法。
诸家能言天形
未知日之激水而成潮也。
又按周易
离为日。
为地
日出地上
于卦在晋。
日入地下
卦为明夷
乾为天。
坎为水。
天右旋入水为夕。
则天水下
于卦为需。
左旋升出为潮
于卦在讼。
又离为日。
坎为水。
日出水上
卦为未济
济之言涉也。
日东出而未西涉水
此其象也。
日入水下
卦为既济
言日右随天入。
已涉于海。
周易之象。
其事较然
右。
今撰潮图。
探于周易
合乎浑天
推于爻象
故赋指复姤二卦
以定阴阳
不及浑天乖诞者凡五家
庄子逍遥篇)中记王仲任论衡(言日不入地山经释氏四天乙巳占具解讫)
右。
并无證验。
不可究寻
王仲任徒肆谈天
失之极远
桓君山攻之已破。
不复云。
庄生假物为喻。
以论真宗
学者多误。
故列之为难信之首。
元中山经。
一无可取
释氏俱舍。
自立心法
可以表测而度量也。
又按吴王蕃法云
余因周礼郑众郑元之言。
勾股之术。
以求天之里数。
夏至之日
八尺之表。
求晷于阳城
表南得影一尺五寸
南至日南
无影
日南阳城一万五千里。
立八十而旁十五。
日高八万里。
日南邪去。
勾股法得八万一千二百九十四里有奇
盖天顶至地之数也。
倍之得十六万二千五百八十八里有奇
天径之数也。
周径之法乘得五十一万三千六百八十七里有奇
周天之数也。
右。
肇始浑天法于度支推官监察御史太原王轩。
轩以王蕃之术授焉。
自后因演而成图
既知夫天地薄厚
日月之行。
寒暑之候。
由自得之
遂用覃思巨溟万流升降
果见潮生之候。
由是博考偫言。
以證遇晦。
自得之旨。
无所疑焉。
浑仪之制。
浑仪法。
肇得自虞舜以琁玑玉衡以齐七政
郑康成云。
转运者为玑。
止息者为衡。
皆玉为之。
七政者。
日月五星也。
浑仪本法
晋侍中刘智云。
颛顼浑仪
黄帝盖天
则此二器
皆古圣王制作也。
学者失其用耳。
说者乃云。
始自张衡
今考其事。
张乃巧述其法而揆之。
非始造者也。
虞喜又云。
洛下闳汉武帝地中浑天定时
太初历
又知此术在张平子前也
后汉左中郎将贾逵永元十五年黄道浑仪
张衡延熹七年更造铜仪
四分为度。
密室中。
漏水转之。
令伺者闭户而唱。
以告司天者云。
琁玑所加。
某星已中。
某星今没。
皆如合符契。
其后吴王蕃修之
陆绩后魏太史令晁崇河间刘焯
皆修浑仪之法。
李淳风因为游仪
盖与灵宪同也。
右。
物象天。
谓之浑仪
日月四海
浑仪之内。
日月盈缩之度可察。
而独迷潮水生来之候。
古人未之思乎
肇秪于此术。
究而得之
不为怪诞无据之说。
犹恐时之学者
尚有所疑。
故以著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