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唐 · 庞严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八
问。
皇帝若曰
盖闻舜禹之有天下也。
起于侧微
积德累勤
多历年所
未经盛圣之虑。
岂有遗哉。
然犹好问察言
求贤士。
盖以承天之任重。
忧人之志深也。
况朕长于深宫
涉道日浅
列圣鸿绪
万宇矜人
夙夜严恭
不敢有懈。
实惧烛理未究。
省躬未明。
所以详求谠言
以补不逮
子大夫是宜发所蕴畜。
沃予虚怀
极意正词。
勿有所隐。
王政之兴。
必臻于康泰
霸道所立。
犹致于富强
我国提封溢于三代
酌宪兼于百王
无尧汤之灾。
积祖宗之理。
而人未蕃庶
俗尚彫讹。
家无盖藏
公阙储蓄
卒乘之数。
货币之资。
统而校之。
莫继前代
率土生殖
变于古欤。
将阜时政令
戾于今欤。
固已揣摩
必穷利病
明徵末失之渐。
具陈兴盛之谟。
文武兼学以成身
士农迭居以丰业
故家给足固本
才周足以应时
近古各循一端
不相资用
致令从事异心
难于成课。
去秩无守。
轻为惰游
指明共贯之方。
䜣合二途之利。
永言化理
期酌厥中。
施为或差。
得失斯远。
修睦劝善
在下难知。
任数驭情。
人心益伪。
思闻指要
得合诚明
精别比周之情。
敷详忠厚之道。
知人则哲
从古攸慎
九徵恐泥。
五事难精。
或望可服人。
而才非周物。
或言皆诣理
而行或乖方
宜陈取舍之端。
用彰真伪之辨。
至于朝廷之阙。
四方之弊。
详延而至。
可得直书
退有后言
所不取。
子大夫勉之
对。
臣言。
少从师学
讲论载籍
为皇为帝为王为霸之所行。
理乱兴衰所由起。
壮岁而以身处穷贱
又得农桑工贾利病
人情风俗厚薄
思愿一发明天之前
郁抑于中。
无因自致
乃月正日
陛下有事南郊回。
丹凤楼天下
臣与百姓咸观
列在大陆之南。
祥风北来
时聆德音
乃闻有直言极谏之召。
私自快喜。
得进所志于今日也。
今蒙陛下亲策赤墀之下。
惧以烛理未究。
省躬未明。
使臣极意正词。
勿有隐讳
臣其敢不不极
而有阙陋哉。
生三十年。
实沐唐化。
恨无以自效日月之下。
乃逢昌运
获进箴言
愿增天高
以益地厚
恳迫激切
不知所裁。
昧死上对
制策曰。
王政之兴。
必臻于康泰
霸道所立。
犹致于富强
国家提封溢于三代
酌宪兼乎百王
无尧汤之灾。
积祖宗之理。
而人未蕃庶
俗尚雕讹
家无盖藏
公阙储蓄
卒乘之数。
货币之资。
统而校之。
莫继前代
率土生植
变于古欤。
将阜时政令
戾于今欤。
固已揣摩
必穷利病
明徵末失之渐。
具陈兴盛之谟。
臣闻以道化者皇。
德教者帝。
礼乐刑政理者王。
夫以处天下之尊。
四海之力。
为皇为帝。
为王为霸。
致之一也。
反掌之易
而况人之诚伪
时之厚薄
必由上而下者乎。
帝王之道
高不降于天。
不取于地。
不致于四夷
师友辅弼而已矣。
师友辅弼
岂有他求哉。
贤哲忠信而已矣。
是以古之圣帝明王
天地之无全功也。
自尊其德。
日月之有薄蚀也。
自是其明。
必求贤哲
置诸左右
然后德尊而益至。
臣日献其谟。
日行之。
日闻其过。
日改之。
其始也。
一善出于臣。
其终也。
百善归于君。
以为皇者师。
帝者友。
卒未闻师圣于皇
而友明于帝。
后之王者
其或不然
臣有所献。
或虑乎美归于下。
是以言有所不听。
臣有所替。
或虑乎恶彰于己。
是以过有所不去。
然则曰。
谏我之曲。
彼必正乎。
曾不知疾之在身
必饮医工之药。
医工未必免病也。
饮其药者
或有效焉。
必待其筋力异于人。
颜色殊于众。
而后饮其药。
则疾之根本
得不为深乎。
陛下皇帝之圣。
辅弼师友之贤。
所谓圣贤相逢
而上古之理可得而致。
犹虑乎人未蕃庶
俗尚雕讹
则理不优于三王
德不超于五帝
其致之哉。
有道焉。
臣愿陛下详观典图
舜禹所以夔契何如哉。
殷之成汤
周之文武
所以周召何如哉。
贞观所以房杜何如哉。
开元所以姚宋何如哉。
其所以致成汤文武之名。
贞观开元之理何如也。
陛下即位以来
舜禹之心。
刑于四海矣。
陛下尊敬师傅
拔用忠良
谪弃奸贪
发散滞积
舜禹之心也。
臣愿陛下尊敬不废其道。
拔用不废其言。
谪弃之今复用之。
散发之今勿敛之。
夏书曰。
不有初。
鲜克有终
陛下能终之。
又何忧盖藏不瞻于下人
储蓄有阙于公府
铸锋销镝。
卒乘之数可减于后时
薄赋节用
货币之资可益于前代
末失之渐。
甚于不任而政不修
兴盛之谟。
莫先于复开元贞观
三代康泰
翘足而致。
五霸富强之术。
安足陛下道哉。
制策曰。
文武兼学以成功
士农迭居以丰业
故家给足恋本
才周可以应时
近古各循一端
不相资用
致令从事异心
难成考课
去秩无守。
轻为惰游
指明共贯之方。
䜣合二途之利者。
以为文武之道不同
士农之业虽各异。
要归于修其职业而济于时也。
今之所谓文者何哉
文采而已
所谓武者何哉
骑射而已
欲求兼学。
其可得乎。
经纬古今
文之业也。
用之于武。
武之德也。
禁暴戢兵
武之业也。
用之于文。
文之辅也。
不修其本而事其末。
欲求其备。
其可得乎。
今苟各视其才以授其任。
亦可以济天下之务矣。
是以仲尼有四科以广其道。
汉高三杰以成其功。
所以不求备于人。
故能创业前代
垂教无穷者也。
士农迭居以丰业
所以轻为惰游者。
国家幽蓟兵兴。
人无土著
士者农者
迁徙不常
政化则来。
苛暴则去。
禄有厚薄
桑土不均
则知去秩者无守。
不为惰游者。
何所归乎。
陛下端心克己于上。
任贤使能于下。
文武各得其任。
士农各安其业矣。
宁虑家有不给
才有不周之患乎。
制策曰。
永言化理
期酌厥中。
施为或差。
得失斯远。
修睦劝义。
在下难知。
任数驰情
人心益伪。
思闻旨要
得合诚明
旌别比周之义。
敷详忠厚之道。
陛下修睦劝义为念。
而以难知益伪为虑。
耳目之臣未尽得贤乎。
何忧叹之深也。
中代已降
淳朴既漓。
不肖混淆
莫能酌辨。
以为天下之事。
统而计之。
善而不可以为恶者。
十一二焉。
恶而不可以为善者。
十一二焉。
其间六七之多。
中人也。
令修明。
贤人多也。
惩劝不精
贪冒众也。
在上有所施行
在下有所承流者乎。
陛下左右惟贤。
所进惟贤。
四目明
四聪达。
不难知矣。
陛下左右非贤
所进非贤
则伪行坚
伪言辨。
心益伪矣。
陛下必择忠贤
居之左右
以为耳目
以为腹心矣。
任忠贤所进者。
复何疑乎。
若是
管夷吾鲍叔牙友。
进之不为比
祁奚祁午父。
进之不为私。
是在陛下有所任之而已
制策曰。
知人则哲
从古攸慎
九徵恐泥。
五事难精。
或望可服人。
而才非周物。
或言皆诣理
而行则乖方
宜陈取舍之端。
明真伪之辨者。
陛下清问及此
非念切求贤取士之道乎。
求贤取士
所以备官也。
设官所以分理众务也。
得一尺之木。
将斲以用之。
必使匠者
一块之土。
将埏而器之。
必使陶者。
陛下选人以仁。
天下归于仁矣。
选人以义。
天下归于义矣。
夫理天下者。
必以仁与义矣。
朝廷用人不以仁。
悯默低柔
进人不以义。
因循持疑
言有不符于行。
才有不足于用矣。
陛下虽欲精五事
五事何术而精。
虽欲法九徵。
九徵焉得而法。
若是众务之理者。
是以材与陶。
以土与匠。
而求器用得也
不亦难乎。
朝廷开取士之门。
不为不广
其中选择精详
望为俊彦者。
通于进士
中外之重。
清秩于是者十八九。
有才有器。
亦尽萃于中。
然而所采者浮华之名。
所习者雕虫之技。
是以主教化者不道皇王之术。
官牧守者不知疾病之源。
岂其任事之才而无任事之智乎。
盖艺非而职异也。
臣闻古者豢龙之官
龙神不测
变化无穷
而能节其嗜欲
察其动息
扰而制之。
无所不得者。
盖代袭其官。
述修其业也。
楚人之操舟
冀人之乘马
尽性哉。
必习而善矣。
今纵未能大更其事。
明殿考绩之科。
天下之人于修效饬行之地。
假如任某官著某行。
立某事。
举某善。
雪某冤。
必擢而迁之。
又能著某行。
立某事。
举某善。
雪某冤。
又擢而迁之。
蔑然无闻
不待罪而黜之。
则下无蔽善党恶之情矣。
下无蔽善党恶之情。
贤者不进于朝廷
复何往也
安有言行相乖
才望不称者乎。
制策曰。
至于朝廷之阙。
四方之弊。
详延而至。
可得直书
退有后言
所不取者。
臣陈帝王之道于前矣。
陛下垂问朝廷之阙。
四方之弊。
岂不欲跻人于善道
补政之阙遗哉。
臣又陈取士任贤之道矣。
陛下诚能任贤于上。
待人于下。
朝廷岂有阙而不修
四方焉有弊而不去
何必繁细之事。
以干聪明者矣。
夫有天下者。
莫不使人富。
使人寿。
使人迁善
使人无恶
四夷荒外
百事朝廷
夫欲人之富。
莫若耕殖
欲人之寿。
莫若阴阳
欲人迁善
莫若劝赏
欲人无犯。
莫若刑罚
四夷莫若文德
百事莫若任忠贤。
忠贤不任
虽日亲众务
百事莫得而正。
文德不修
日致干戈
四夷莫得而服。
刑罚不慎
日杀千人
奸盗莫得而止。
劝赏未明。
虽日爵千人
礼乐莫得而修。
冤滥未尽雪。
阴阳莫得而和。
浮屠未尽去。
耕殖莫得而厚。
六者
政之大端也。
伏惟陛下念之。
抑臣又闻非知之艰。
行之惟艰。
陛下惧化之未光。
惧德之未洽
一物失所
惧众政之有乖。
访遗阙下臣
条目清问
凡前强对者。
莫不备陈所得
陛下知之不难矣。
在行何如耳。
臣又以天下之事。
小大万端
陛下深居九重
广有四海
安得劳心于思之外
圣明视听之表。
臣愿陛下一事必师于古。
行一道必法于天。
明日月之光。
正星辰之位。
降雨露之泽。
雷霆之威。
内得
万机之务。
外选方召
百事之成。
利于上者必虑于害人
怿于志者必求诸非道
则天下之望慰
微臣之志塞矣。
谨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