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国学 中唐 · 舒元舆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七
王建太学法。
以教国冑子。
欲驱人归义府也。
设官区掌。
严大其事。
明公卿大夫由是而出。
元舆求售艺于阙下
谓今之太学
犹古之太学
将欲观焉。
自为下士小儒
未尝天子庠序
往时
先三日斋沐而后行。
及门下。
脱盖下车
循墙而趋。
请于谒者曰。
吾欲观礼太学
每事问之于子可乎。
谒者许诺
前导之。
初过于朱门
门阖沉沉
问曰。
鲁圣人之宫也。
遂拜之。
至于西。
高门
门中厦屋
问之。
曰。
论堂也。
予愧非鸿学
方论。
不敢入。
导者曰。
无人
虚堂尔。
予惑之。
遂入。
见庭广数亩。
尽垦为圃矣。
心益惑。
复问导者曰。
老圃所宅。
子安得欺我耶。
导者曰。
积年无儒论。
故庭化为废地。
久为官于此者圃之。
非圃所宅也。
循廊升堂
堂中机榻
苔草没地
予立其上。
悽惨满眼
不称向之意。
复为导者引。
又至一门
问之。
曰。
国子馆也。
入其门。
其庭其堂。
如入论堂
俄又历至三馆门。
问之。
曰。
广文也。
大学也。
四门也。
入其门。
其庭其堂如国子
生徒圣人之奥。
堂馆
嗟乎
诗书礼乐
国之洪源也。
浚其源。
天下可以光润
窒其源。
天下为之憔悴
唐尧知其如此
亦先命廷臣三礼
教冑子。
诞敷文德天下
天下之屋皆可封。
夏殷时。
其孟也则必能浚之
其季也则皆自窒之。
自窒之时。
则天下之屋皆可诛。
周室有文武周公
勃焉而作。
唐虞之道。
行五六百年而付仲尼
仲尼承之。
孜孜日夜
席不暇暖
祖述之。
宪章之。
发挥邹鲁
恢张洙泗
上磨躏三光
下垂无穷
其徒有入室者。
升堂者。
门者
散满天下
虽丁周季。
天下奸臣贼子犹解。
周孔之教。
不敢妄动
以此则文之教。
岂可须臾弛耶。
嬴政犯之。
窒其源。
源未绝而已自绝天下矣。
汉初才息干戈
复浚其源。
伏生公孙宏倪宽卜式之徒。
并出维持战争之。
汉二百年间
无所失坠
皆周公仲尼之力也。
国家干戈天下
道正汉氏
及辟儒宫
立素王祠。
学官
生徒
崇盛馆宇
固亦不下汉氏
然自寇幽陵
军旅之事。
俎豆
太学之道。
不得不衰凉。
皇帝大宝七祀
吴濞蜀禅于邸庙。
枭夏逆首。
殛潞奸帅。
拔魏世家
比用两阶之舞。
可谓至矣。
溟澥扬波
兵器可以蒙之虎皮矣。
大修公仲尼之道之时也。
太学且犹衰凉之若此
岂非有司不供职耶。
公卿士之不留意耶。
不然
何使巍巍国庠
寂寞不闻回也赐也说绎道义之声。
馆宇云合
鞠为荒圃。
可谓大国设虚以自欺也。
愚甚不取
且惧周公仲尼之道。
没坠于泉。
遂记其所荒之大略
以谕有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