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襄州 唐 · 李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四
大中十年春。今丞相东海公自蒲移镇于襄。
四十年诏徵赴阙今天咸通五年
公为御史大夫。自始去襄。
于兹六年矣。而襄之卒校民吏。
七州幼艾追思公之养育教训
相与上言京师。状公之事绩
请于天子。刻之碑石
昭示无穷于是天子嘉公之勤。
诏可其奏。明年二月
襄之父老请词于公之旧军副使太常少卿宏文馆学士李骘曰。凡纪公盛德丕绩
文于碑石。将传乎百千万年。
宜用闻见详熟者。则得其实
浅陋。今适当职而为之。
非以文用。其敢于承命
退而叙之。公名商。
字秋卿家世儒门
修源长波流芳积润
自十五代祖讳钦。十四代祖讳某。
两世继为中书侍郎。十三代祖讳湛。
十一代祖讳孝嗣。间代继为太尉
南朝之盛。具在南史本传
生公世祖讳文远。隋朝国子祭酒
皇朝国子博士儒学尊显
名冠国史儒学篇。高祖国学
博士讲论春秋。诸儒莫能对。
本朝司刑追谥忠公讳有功。即公五世祖也。
中书司刑十叶服冕乘轩
重荣叠庆。光隆赫显
无与为比司刑当天后时
累为法官用法平恕
常以潜德阴功。论出枉陷
力排酷吏之势。尽忠竭节
保护皇室公能嗣之。
炳为元臣。初公少时工学
暇豫不为嬉戏。尝以生民休戚为已之任
凡所经涉郡国土俗
四民之业。必皆询访究详之。
于其利病无所不通晓。
常曰。使得一县治当。
必为良吏矣。始举进士
文宗五年春。考登上第
升朝御史会昌二年
文学选入禁署宣宗以北边将帅
懦弱不武戎狄侵叛
时为尚书左丞。诏以公往制置安抚之。
归奏称旨。寻授河中帅节。
又移襄阳。公自初仕以至丞相
华贯清级践历居多
未尝趋竞之迹。含光蕴德。
容貌若虚。人皆汲汲
我独委顺。尝任殿中侍御史
丞入中书白事执政因问殿中何如人。
丞曰。今之贤人也。
执政曰。然。
礼部员外郎缺。诸公见言其人。
言者再来诣某。有三至者。
殿中亦在荐中。足未尝及其门。
真贤人与。子言是也
卒以礼部与公。始为内职
治民。及受重藩。
使绝塞。则用前所蕴蓄
道以宽恕为本。本于诚明
吏民畏公之详达。而不敢欺
戎虏感公之德惠。皆愿向服
其来镇襄阳也。亦率是道。
期年仁信敷。再期刑政省。
三年帑廪实。四年而礼义兴
风教备。问民之所病。
愿欲不得者。必尽去而皆行之。
所行之政。存而不朽者有八。
今具襄民之状。庶得传其显实云。
一曰汉南数郡。
常患江水为灾。每至暑雨漂流
邑居危垫。筑土环郡。
大为之防。绕城堤四十三里。
非独筑溺是惧。抑亦工役无时
岁多艰忧。人倦追集
公乃详究本末寻访源流
遂加高沙堤。拥扼散流之地。
于是豁其穴口不使增修。
合入蜀江。潴成云梦
是则江汉终古不得与襄人为患矣。其二曰。
襄阳荆鄂十道要路公私来往
充给实繁。是必率配行供。
假借贿求利。岁月不堪
公乃悉用官储创置什器
供给费。不扰齐人
往来徒所。憧憧邑人
信皆不知矣。其三曰。
军人百姓穷困者。多投状陈论
苦于从前债利。盖以数十公私债负不许停。
至于补累摊徵。有加无减
使家积欠。户率催足。
延及子孙。例无放免
飞走无路。怨愤难伸。
官中曾无所收。私室常被搅扰
公乃缕悉上奏放免获依。
债户既除。冤声永息。
其四曰。承前役纳所由在田在城侧近者近百顷
统谓之马禾。比每年配诸将官健
出力营种。率岁出功钱。
不下六七百。例入屯将所由
官田元无所获。徒遗虚将额。
添市耕牛破费甚多
收获无几。公乃废郤其地。
判租与人。每岁所收郤耕种之利。
租人皆获利。使将健永免工佣。
其五曰。襄土疆阔远
连接江山。每至秋时
常多寇盗。张旂结党
夜出昼藏。谓之山栅
扰害颇甚烧劫闾井
驱率平人至于道涂
皆须警备。公乃选择少壮官健三百人
别造营。各为捕盗将。
常令教习不杂抽差。
训练无时以为备禦
每闻属县寇劫当时据数抽行。
晨往夕归夜发晨至
皆是并赃捉获。更无孑遗
顿挫贼心乡闾遂泰。
创造捕盗将营屋四百间。分为左右
中间开报点集。列垛置标。
别创一亭以为教试之所。
立将额。门当通衢
过客行旅莫不兴叹
大中十一年。诸郡搆乱。
起于湖南。准诏徵兵
同力剪灭。汉南军五百人
尅日成功。实自捕盗威强之力。
江西叛将毛鹤构乱。比诸道最甚
收复倍难成功当时韦宙仆射乘递先至襄州
奉诏令差兵助发遣。所差五百人
数内全取捕盗将。并差捕盗都将季友惣领兵士
小路进发。仍先拣择通引官虞候史庆中与韦宙仆射元从押衙
榜帖先至江西安存百姓
遂收劫乱兵器甲。及韦仆射舟船江州
其韩季友请捕盗将官三百人开道六路先去。
平明齐到。人皆不知
机计既行。遂半日内面缚贼将授首者一十三人
当日行刑传首赴阙
韦宙奏请且留捕盗将二百人江西。并奏请权差韩季友都虞候
二年之中。重修廨署城市
皆捕盗将功力。其六曰。
荆南中路有蛮水驿。地当卑下
泥淖常多。暑雨之时。
不通车马皆是结筏牵挽以济。
公私行人。力出编氓
妨害农业缭绕甚远。
两县劳辛。遂径捷就高别一路度宜造驿。
永无差儆之虞。又近于当路十二里。
其七曰。襄州两税
每差纲官送纳。并有直进胶腊
其数甚多。例属新官
岂免败阙陪备差遣
扰害颇深。每吏部注官
不敢受。因访问资纲大数可以资陪人。
遂请度支陆运脚搬驮到京。遣进奏院所由勾当输纳
既免损污疋帛。又免上供失时
襄州新官。永无差役之弊。
其八曰。汉阴驿西旧有江亭一所
迎候于此前后窄隘
不便筵宴。所要铺陈
须至汉阴驿上厅内。遂使前后虚豁
难置门窗重客居停
全无床幅。结束非便。
寝止难安。遂别搆设厅
以备迎送长廊虚槛
连接大厅怪石脩篁。
罗列其所江波入户
画舸临轩。信可谓胜游之地也。
又重脩闼。改制上厅
夏凊冬温憩息宜便
别开过路缭绕江亭
主客邀迎。咸遂得礼
因命新亭汉广亭桂江所谓不朽之制。
凡公之为民。于除害兴利
屈到之芰。子反之饮。
文王昌蒲菹。虽劳支体
思虑含辛茹苦
必行之。未尝一日而懈也。
故制贫民侵刻之负。罢疲卒奸滥之政。
公之仁也。训骁勇擒盗
缮甲兵以备武。公之义也。
候馆器用丰馈劳之饩牵
公之礼也。决高沙之壅。
蛮溪之传。公之智也。
属官之纲。致及时之贡。
利必举。害必除。
公之信也。夫总五常以在躬之谓德。
德及于民之谓政。功之被于物也浅。
则其泽易竭。政之被于物也深。
则其久愈彰。公之去襄六年矣。
民始怀公德政。而追思咏歌之。
得不谓之被物久而逾彰公之德乎。与夫在治而民之谓疑者异矣。
公前治蒲。亦由是德。
突厥居特峨山千二百人相率自外渡河
归附于公。朝廷以虏众持疑两端
未即信纳。公乃召其酋长
恩信谕之。虏皆泣下。
释兵解甲。伏以听命
请从齐鲁间隙地以居之。编籍为耕民。
置备征军千人。日令督习。
无有他役。凡盗有新发。
无不立赴者。又教其军积纸为战衣千五百领。
不能陷。岁饥乏食
流徙不止于是告廪发豆麰。
贱出以救之。完治城廨。
列树表道。用民之力。
而厚其酬佣。济活万数
逾期乃罢。有禽俱巢于属邑之树。
一巢者为鸷鸟所攫。日暮偫鷇哀鸣
闻者异之。悯其孤。
往食之。爱均已子。
鷇鸟能飞而后去。人咸以为至德之感。
禽鸟焉。故公前之治蒲
仁泽被于物也既如彼。今之治襄。
德政及其物也又如此庸讵异日蒲人不有相率闻于天子
而请公之德刻于金石。以传乎无穷哉。
亦将必有采者矣。谨继铭曰。
公德之容。宏深粹元。
公仁之丰。沈积秾秾
内愉外怿溥畅昭宣
政以之和。民以之安。
在昔羊公。惟德之理。
有碑于岘。实表厥美。
烈烈显德。蹈之者谁。
旷祀六百。惟公继之。
之者何。爱民若子。
苞寒餔饥。其急逾己。
日者大江。淫至于民。
万门之命。将荡而覆。
是究是度。惟公之规。
乃决巨壅。大沴以移。
公之来朝。民泣牵衣
公进就路攀车从公
咸鹾利。无归于私。
公长御史朝纲以釐。
帝曰汝贤。汝可承弼
公逊不答。退惟让卑。
帝心益嘉。会襄人来。
请祀公德。刻之于石。
帝曰贤哉。汝真吏师。
政苟不惠。人谁汝思。
嘉乃懿绩。遂命起之。
告示襄人。谓尔咸宜
帝德明圣。尔言适时
勿谓天高。其神可欺
勿谓室暗。而公不知
善不善报惟其所施。
尔不吾信。视公之为。
蒲民之生。实公是营。
襄民之富。实公是覆。
汉波滔滔。其注维东。
公思在人。与彼无穷
公泽惟川。公寿惟山。
是祷是祝。期千万年。
崇碑峨峨。揭于岘巅。
民望而思。永昭后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