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韩舍人军书 中唐 · 吴武陵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八
朝廷命将。自数十百年。
未有此重。然始命之重。
而终责之固重矣。今丞相主也。
刑部宣慰为名。乘生杀之机。
善败之略。独在閤下
閤下可使诸侯尽附。馀寇必诛
以快天子之心哉。若曰我独主降者与其县邑耳。
则是一王官之事。又非相国朝之大贤所宜降也。
若曰吾将以法令齐之。则是韩宏之法令
严肃已过。不可加也。
若曰吾以阙庭威劫之。俾诸将惧而前斗
在下数行之语决行之耳。又不必蹑踵而推。
捽项而驱也。若曰吾亲视其师。
不用命者。则夺其符而易置幕府
则宜有素定。不可临事而待闻也。
若曰将将三将督进六万以诛寇。
则其军各从其帅。帅之命也。
未尝抚循其人。又将何以结其心而求其死哉。
独曰贼重吾德义来降。此盖万一也。
不如旨。其将何图
呜呼。国之理乱
在此行矣。得其画。
两河不足平。河湟不足复。
失其策。则天下之事。
自此繁矣。岂不惜哉。
丞相尊重素狎武陵之言。
轻而不能尽行。时益恐不尽
梗概其旨于閤下。夫兵机若神。
应事立断千里之外
必待奏闻而后行。事亦变矣。
诚愿丞相宜密请敕旨。事无巨细
而后闻。又宜奏取中人尝所不快者为监军一之
即归素所快者于内为吾地。则用阴符五贼之术以倾诸侯
复出绢八九十万以赏结士大夫诚然矣。
则孰不为丞相之人。既获腰领
则以朝命三将三阵既定
则明斥候。击牛高会
潜授缘边诸将以实期。又公以三期绐贼。
辩士持一函书。赐元济及其将士全活
彼必降矣。适不如料。
一日快进。必次于城下
大略也。夫临机制变
又何可数。昔司马宣王孟达
八道急攻。征公孙文懿
则舍其锐而趋其虚缓以挠。各从其利也。
夫禽之制在气。顾吾之法令何如耳。
萧王千人刘牢之八百人
高隆三千五百人谢元五千人
刘裕二千五百人。是皆立鸿勋大业矣。
就世务者在结人心。结人心者在吾所以张其形势也。
方闻纪纲之仆者三百人军令苟行。
足以诸侯之望。夺偫寇之心。
六万人之志矣。使贼不为则已。
为则必决死一战。以延其命。
閤下无事迫速慎出拔奇而已
先主所以分蜀而帝者。独以长短之权倾曹公耳。
诚使诸侯严暴。吾以厚收之。
诸侯杀戮。吾以礼义怀之。
彼有所短。吾见其长。
彼有所乏。吾施其馀。
则事何不济。功何不成
不可尽。寻当面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