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养生 唐 · 牛僧孺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二
僧孺尝读嵇康养生论曰。
导养得理
以尽性命
下可数百年
至于调节嗜欲
全息正气
诚尽养生之能者。
僧孺养身之于养生
难与易相远也。
所以能著其论而陷大辟
盖能其易而不能其难者也。
天地禀生道众
贵之者寡。
然而贵乎生。
有用于道也。
生而无用
焉贵其生矣。
而又况不能乎哉
康居于是世。
能忘名利之名。
不能使人忘其名。
能忘其情欲之情。
不能忘其情。
能忘已喜怒于内。
不能防人喜怒于外。
虽其名利情欲喜怒之心。
不改乎内。
而能致其康宁焉硕大焉
犹善豢者之犬彘肥腯
适足使屠侩之刃促乎已矣
出而处。
语而默。
是养其生者也。
处而语。
出而默。
生其丧矣。
沮焉溺焉。
无邪
行无诡。
言中规。
中矩
而得其时
养生出处者也。
孔焉孟焉。
可而仕。
否而退。
养生出处语默间者也。
中散者。
栖乎下不可谓出。
扬其名不可谓默。
出处则在用中礼义人伦之道也。
礼者道之器也。
肆情傲物
蔑弃冠服
是礼之大丧也。
礼丧而道丧
钟会欲无恶。
晋王欲不刑之。
不可得也。
然康之为人
区区不列于中人
岂欲引而论之哉。
以折文垂论。
则人之中者引而惑必众。
不得不明也。
先人无求生以害仁。
杀身成仁
又有患难相死
此则得死
此则得道得死为寿
不以非道得生为寿也。
仁如比干而剖死。
直如屈原溺死
廉如介推焚死
忠如萧望之药死
而道存洋洋乎不已
予谓所存之生至遂大。
是能养生者。
碌碌愚生。
不以五常之道为人
焉知其寿欤。
焉知昆虫木石欤。
灵蛇千年
不知其寿也。
有时而泐。
不知久也
能卫其足。
不知其全也。
若康之养生
有类是也
为下矣。
又况不能之者哉。
呜呼
养生道者
生死长短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