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林 其六十三 六十三沿革礼乐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问。礼乐之用。百王共之。然则历代以来。或沿而理。或革而乱。或损而兴。或益而亡。何述作之迹同。而失得之效异也。方今大制虽立。至理未臻。岂沿袭损益。未适其时宜。将文物声明。有乖于古制。思欲究盛礼之旨。审至乐之情。不和者改而更张。可继者守而不失。具陈其要。当举而行。
臣闻议者曰。礼莫备于三王。乐莫盛于五帝。非殷周之礼。不足以理天下。非尧舜之乐。不足以和神人。是以总章辟壅冠服簠簋之制。一不备于古。则礼不能行矣。干戚羽旄屈伸俯仰之度。一不修于古。则乐不能和矣。古今之论。大率如此。臣窃谓斯言。失其本。得其末。非通儒之达识也。何者。夫礼乐者。非天降。非地出也。盖先王酌于人情。张为通理者也。苟可以正人伦。宁家国。是得制礼之本意也。苟可以和人心。厚风俗。是得作乐之本情也。盖善沿礼者。沿其意不沿其名。善变乐者。变其数不变其情。故得其意。则五帝三王不相沿袭。而同臻于理。失其情。则王莽屑屑习古。适足为乱矣。故曰行礼乐之情者王。行礼乐之饰者亡。盖谓是矣。且礼本于体。乐本于声。文物名数所以饰其体。器度节奏所以文其声。圣人之理也。礼至则无体。乐至则无声。然则苟至于理也。声与体犹可遗。况于文与饰乎。则本末取舍之宜。可明辨矣。今陛下以上圣之资。守烈祖之制。不待损益。足以致理。然苟有沿革。则愿陛下审本末而述作焉。盖礼者。以安上理人为体。以别疑防欲为用。以玉帛俎豆为数。以周旋裼袭为容。数与容。可损益也。体与用。不可斯须失也。乐者。以易直子谅为心。以中和孝友为德。以律度铿锵为饰。以缀兆舒疾为文。饰与文。可损益也。心与德。不可斯须失也。夫然。则礼得其本。乐达其情。虽沿革损益不同。同归于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