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常州刺史独孤及后序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八
大历丁巳岁夏四月
唐文宗常州刺史独孤公薨于位。
秋九月既葬。
门下士安定梁肃
咨谋先达
稽览故志
以公茂德映乎当世
美化加乎百姓
发扬秀气
磅礡古训
在乎斯文
斯文之盛。
不可以莫之纪也。
于是缀其遗草三百篇二十卷
以示后嗣
乃系其辞曰。
大者天道
其次人文
在昔圣王以之经纬百度
臣下以之弼成五教
德又下衰。
怨刺形于歌咏
讽议彰乎史册
故道仁义
非文不明
礼乐刑政
非文不立
文之兴废
视世之治乱
文之高下
视才之厚薄
唐兴
前代浇醨之后
文章颠坠之运。
王风下扇。
旧俗稍革(一作作者迭起
不及百年
文体反正
其后时寖和溢。
而文亦随之。
天宝中作者数人。
颇节之以礼。
洎公为之。
于是道德根本
礼乐冠带
以易之精义
诗之雅兴
春秋褒贬
属之于辞。
故其文宽而。
直而婉。
辩而不华
博厚高明
论人无虚美。
比事实录
天下凛然
复睹两汉遗风
善乎中书舍人崔公祐甫之言也。
常州之文。
立宪诫世褒贤遏恶为用。
议论最长。
其或列于碑颂
流于咏歌
峻如嵩华
浩如江河
若赞之命。
为诰为典。
为谟为训。
人皆许之。
而不吾试。
论道之位。
宜而不陟。
诚哉。
公讳
字至之
秘书监府君(一作第四)
道与之粹。
天授之德。
聪明博达
刚毅正直
中行独复。
动静可则
孝弟(一作仁厚为行本。
文艺成乎馀力。
立言必忠大伦
王霸大略
权正大义
古今大体
其中波腾雷动
起伏万变
而殊流会归
同志于道。
故于赋远游啸台
见公放怀大观
超迈流俗
仙掌函谷二铭延陵八阵图记。
见公识探神化
智合权道
于议郊祀配天之礼吕諲卢弈之谥。
见公阐明典训
综覈名实
若夫述圣道以扬儒风
陈留郡文宣王福州学碑
美成功以旌善人
则张平原李常侍姚尚书严庶子韦给事韦颖叔铭郑氏孝行记李睢阳怀州碑。
世德以贻后昆
则先秘书监灵表
之义。
于是有对策文
演释氏之奥。
于是镜智禅师碑。
论文变之损益
于是李遐叔集序。
称物状以怡情性(一作称物状之美而畅其情性
于是琅琊溪述卢氏竹亭记。
久要存殁之閒。
则祭贾尚书相里侍郎郎中(一作员外叔子文。
其馀纪物叙事
一篇一咏
足以追踪往烈
裁正狂。
噫。
天其以述作柄授夫子乎。
不然
吾党安得遭遇斯文也。
初公视肃以友。
肃仰公犹师。
每申之话言
必先道德(一作德礼而后文学
且曰。
后世虽有作者
六籍不可及已。
朴而少文
无根
有以取正
贾生史迁班孟坚云尔
唯子可与共学。
当视斯文
庶乎成名
肃承其言。
大发蒙惑。
今则已矣
知我者其谁哉。
衔涕为叙。
来者于是夫子之志。
立身行道
始终出处
皆载易名之状。
不备之此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