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关中事宜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七
右。臣顷览载籍。
每至理乱废兴之际。必反覆参考。
究其端由。与理同道罔不兴。
与乱同趣罔不废。此理之常也。
其或措置不异。安危则殊。
此时之变也。至于君人有大柄。
立国有大权。得之必彊。
失之必弱。是则历代不易。
百王所同。夫君人之柄。
在明其德威。立国之权。
在审其轻重。德与威不可偏废也。
轻与重不可倒持也。蓄威以昭德
偏废则危。居重以驭轻。
倒持则悖。恃威则德丧于身。
取败之道也。失重则轻移诸已。
启祸之门也。陛下天锡勇智。
志期削平。忿兹昏迷。
整旅奋伐。海内震謺。
莫敢宁居。此诚英主拨乱拯物。
不得已而用之。然威武四加。
非谓蓄矣。所可兢兢保惜。
慎守而不失者。唯居重驭轻之权耳。
陛下又果于成务。急于应机。
竭国以奉军。顷中以资外。
倒持之势。今又似焉。
臣是以疚心如狂。不觉妄发。
辄踰顾问之旨。深测忧危之端。
此臣之愚于自量。而忠于事主之分也。
古人所谓愚夫言之。而明主择之。
惟陛下幸留听焉。臣闻国家之立也。
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又闻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则大小适称而不悖焉。
身所以能使臂者。身大于臂故也。
臂所以能使指者。臂大于指故也。
王畿者。四方之本也。
京邑者。又王畿之本也。
其势当令京邑如身。王畿如臂。
四方如指。故用则不悖。
处则不危。斯乃居重驭轻。
天子之大权也。非独为御诸夏而已。
抑又有镇抚戎狄之术焉。是以前代之制。
转天下租税。委之京师
徙郡县豪杰。处之陵邑。
选四方壮勇。实之边城。
其赋役则轻近而重远也。其惠化则悦近以来远也。
太宗文皇帝既定大业。万方厎乂。
犹务戎备。不忘虑危。
列置府兵。分隶禁卫。
大凡诸府八百馀所。而在关中者殆五百焉。
举天下不敌关中。则居重驭轻之意明矣。
承平渐久。武备浸微。
虽府卫具存。而卒乘罕习。
禄山窃倒持之柄。乘外重之资。
一举滔天。两京不守。
赖经制。颇存典刑。
彊本之意则忘。缘边之备犹在。
加以诸牧有马。每州有粮。
肃宗得以为资。中复兴运。
乾元之后。大憝初夷。
继有外虞。悉师东讨。
边备既弛。禁戎亦空。
吐蕃乘虚。深入为寇。
故先皇帝莫与为禦。避之东游。
是皆失居重驭轻之权。忘深根固柢之虑。
内寇则崤函失险。外侵则汧渭为戎。
于斯之时。朝市离析。
事变可虑。须臾万端。
虽有四方之师。宁救一朝之患。
陛下追想及此。岂不为之寒心哉。
尚赖宗社威灵。先皇仁圣。
攘却丑类。再安宸居。
城邑具全。宫庙无霣。
此又非常之幸。振古所未闻焉。
足以见天意之于皇家。保祐深矣。
故示大儆。将宏永图。
陛下诚宜上副天心。下察时变。
远考前代成败。近鉴国朝盛衰。
垂无疆之休。建不拔之业。
今则势可危虑。又甚于前。
伏惟圣谋。已有成算。
愚臣未达。敢献所忧。
先皇帝还自陕郛。惩艾往事。
稍益禁卫。渐修边防。
是时关中有朔方泾原右三帅。以捍西戎
河东太原全军。以控北虏。
此四军者。皆声势雄盛。
士马精彊。又徵诸道戍兵。
每岁乘秋备塞。尚不能保固封守。
遏其奔冲。京师戒严。
比比而有。陛下嗣膺宝位。
威慑殊邻。蠢兹昆夷。
犹肆毒蠚。举国来寇。
志吞岷梁。贪冒既深。
覆亡几尽。遂求通好。
少息交侵。盖缘马丧兵疲。
务以计谋相缓。固非畏威怀德。
必欲守信结和。所以历年优柔。
竟未坚定要约。息兵稍久。
育马渐蕃。必假小事忿争。
因复大肆侵掠。张光晟又于振武诱杀偫胡。
自尔已来。绝无虏使。
其为嫌怨。足可明徵。
借如吐蕃实和。回纥无憾。
戎狄贪诈。乃其常情。
苟有便利可窥。岂肯端然自守。
今朔方太原之众。远在山东
神策六军之兵。继出关外。
傥有贼臣啖寇。黠虏窥边。
伺隙乘虚。微犯亭障。
此愚臣所窃为忧者也。未审陛下其何以禦之。
侧闻伐叛之初。议者多易其事。
佥谓有征无战。役不逾时。
计兵未甚多。度费未甚广。
于事为无扰。于人为不劳。
曾不料兵连祸拿。变故难测。
日引月长。渐乖始图。
故前志以兵为凶器。战为危事。
至戒至慎。不敢轻用之者。
盖为此也。当胜而反败。
当安而倒危。变亡而为存。
化小而成大。在覆掌之间耳。
何可不畏而重之乎。近事甚明。
足以为鉴。往岁为天下所患。
咸谓除之则可致升平者。李正已李宝臣梁崇义田悦是也。
往岁为国家所信。咸谓任之则可除祸乱者。
朱滔李希烈是也。既而正已死。
李纳继之。宝臣死。
惟岳继之。崇义卒。
希烈叛。惟岳戮。
朱滔携。然则往岁之所患者。
四去其三矣。而患竟不衰。
往岁之所信者。今则自叛矣。
而又难保。是知立国之安危在势。
任事之济否在人。势苟安。
则异类同心也。势苟危。
舟中敌国也。陛下岂可不追鉴往事。
惟新令图。循偏废之柄以靖人。
复倒持之权以固国。而乃孜孜汲汲
极思劳神。徇无已之求。
望难必之效。其于为人除害之意。
则已至矣。其为宗社自重之计。
恐未至焉。自顷将帅徂征。
久未尽敌。苟以藉口。
则请济师。陛下乃为之辍边军。
环卫。虚内厩之马。
竭武库之兵。占将家之子以益师。
赋私养之畜以增骑。犹且未战。
则曰乏财。陛下又为之算室庐。
贷商贾。倾司府之币。
设请榷之科。关辅之间。
徵发已甚。宫苑之内。
备卫不全。万一将帅之中。
又如朱滔希烈。或负固边垒。
诱致豺狼。或窃发郊畿。
惊犯城阙。此亦愚臣所窃为忧者也。
未审陛下复何以备之。以陛下圣德君临。
率土欣戴。非常之虑。
岂所宜言。然居安备危。
哲王是务。以言为讳。
中主不行。若备之已严。
则言亦何害。傥忽而未备。
又安可勿言。臣是以罄陈狂愚。
无所讳避。罔敢以中主不行之事。
有虞于圣朝也。惟陛下熟察之。
过防之。且今之关中
即古者邦畿千里之地也。王业根本。
于是在焉。秦尝用之以倾诸侯。
汉尝因之以定四海。盖由凭山河之形胜。
宅田里之上腴。弱则内保一方。
当天下之半。可以养力俟时也。
彊则外制东夏。据域中之大。
可以蓄威昭德也。豪勇之在关中者。
与籍于营卫不殊。车乘之在关中者。
与列于厩牧不殊。财用之在关中者。
与贮于帑藏不殊。有急而须。
一朝可聚。今执事者先拔其本。
弃重取轻。所谓倒持太阿。
授人以柄。议制置则彊干弱枝之术反。
语绥怀则悦近来远之道乖。求诸通方。
无适而可。顾臣庸懦。
窃为陛下惜之。往者不可追。
来者犹可补。臣不胜恳恳忧国之至。
辄敢效其狂鄙。以备采择之一端。
陛下倘俯照微诚。过听愚计。
使李芃东洛。怀光救襄城
希烈凶徒。势必退衄。
则所遣神策六军士马及点召节将子弟东行应援者。悉可追还。
河北既有马燧抱真。固亦无藉李晟
亦令旋旆。完复禁军。
明敕泾陇邠宁。但令严备封守。
仍云更不徵发。使知各保安居。
又降德音。劳徕畿甸。
具言京辇之下。百役殷繁。
且又万方会同。诸道朝奏。
恤勤怀远。理合优容。
京城及畿县所税间架榷酒抽贯贷商点召等。诸如此类。
一切停罢。则冀已输者弭怨。
见处者获宁。人心不摇。
邦本自固。祸乱无从而作。
朝廷由是益尊。然后可以度时宜。
施教令。弛张自我。
何有不从。端本整棼。
无易于此。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