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谏罢违典左道宫祠 唐 · 梁镇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四
臣闻国以人为本。
害其本则非国。
神以人为主。
虐其主则非神。
故昔之圣王
所以极陈理道
明著祀典
将爱其人而慎用其材力
敬其神而虔恭祠祭
故神享其明德而降之福。
人受其大赉而尽其力。
然后神人以和。
国家可保也。
一昨蟊贼作孽
水旱为灾。
王畿皆遍。
而臣县最苦。
此则神之不能禦大灾明矣。
又何力于陛下而得列祀典哉。
且以残弊之馀。
凶荒之岁。
丁壮出家入仕
羸老飞刍挽粟
今但供亿王事
已不堪命。
奔走鬼道
何以聊生
臣又闻天地之神。
尊之极者。
扫地可祭。
精意可享。
陛下亦何必废先王之典。
崇俗巫之说。
南亩之客。
东邻之牛。
而后冀旡妄之福。
陛下虽欲为人祈福
福未至而人已困矣。
不可一也。
陛下不视昔者有道之君。
至德之后
曷不卑宫室恶饮食
恭已以遂万物之性哉。
陛下今违神亭育之心。
竭人疲困之力。
如是何从而致其福哉。
此其不可二也。
陛下宗庙之敬极矣。
尚无一月三祭之礼。
今此独为。
宗庙之灵。
将等以亲疏
校以厚薄
陛下何以言哉。
此其不可三也。
天地婆父。
祀典无文
言甚不经
义无可取
陛下特与大地祖宗之庙。
上天向背之责。
陛下何以为词哉。
此其不可四也。
夫湫者龙之所居也。
得水则神。
水则蝼蚁之匹也。
故知水存龙在
水竭则龙亡。
愚智之所同知矣。
湫竭已久。
龙安所存
陛下崇饰祠宇
丰洁荐奠
为去龙之穴。
生人之产。
人且怨矣。
神何歆哉。
此其不可五也。
道君三皇五帝
两京及所都之处。
皆建宫观祠庙
设斋飨祀
国有彝典
官有常礼
盖无阙失
何劳神役灵。
此其不可六也。
臣稽先王典礼
前圣轨躅
休咎丰凶。
灾祥祸福
必主帝王五事
不在山川百神
此其不可七也。
臣伏察此弊。
颇知其由。
盖以道士国祯等。
动众得人
兴工获利
祭祀受胙
主执弄权
是以鼓动禁中
荧惑天听
踰越险阻
负荷粢盛
以日系年
无时而息。
曾不谓神。
功力空止。
竭人膏血
使人胥怨
灾孽并生。
罔上害人
左道乱政
原情定罪
非杀而何
臣昨受命之时。
亲承圣旨
务存安缉
许逐权宜
诚愿邺县之巫。
安流弊之俗。
其所兴两祠。
土木之功。
丹青之役。
三六之祭。
洒扫之户。
谨明宣旨
并以权宜停讫。
人吏百姓等。
陛下从善为心。
嫉恶为务。
蠲除不急
刬革烦苛
喧呼于庭。
抃跃于路。
所徵粮糗
无不乐输
臣伏国祯等并交结中贵
狡蠹成性
臣虽忘身许国
不惧谗构
终恐贿及豪右
复为奸恶
国祯等见据状推勘
如获赃状
伏望许臣徵收
便充当邮馆本用
其湫既竭。
不可更置祠堂
不当大地建立祖庙
臣并请停。
三皇道君天皇伏牺女娲等。
既先各有宫庙
望请并于本所依礼斋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