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慧山寺 唐 · 陆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慧山古华山也。顾欢地记云。
华山吴城西北一百里。释宝唱名僧传云。
沙门僧显。宋元徽中过江
京师弥陀寺后入吴。
华山精舍华山有方池。
池中千叶莲花。服之羽化
老子枕中记所谓西神是也。山东峰当周秦閒。
大产铅锡。至汉兴
锡方殚。故创无锡县
会稽后汉樵客
山下得铭云。有锡兵。
天下争。无锡宁。
天下清。有锡沴。
天下弊。无锡乂。
天下济。自光武至孝顺之世。
锡果竭。顺帝更为无锡县
吴郡。故东山为之锡山
此则锡山之岑嵚也。南朝多以北方山川郡邑之名。
权创其地。又以此山为历山
以拟帝舜所耕者。其山九陇
俗谓之九龙山。或云斗龙山
九龙者。言山陇之形。
苍虬缥螭之合沓然。斗龙者。
相传隋大业末山上龙斗六十日。
因而名之。凡联峰沓嶂之中。
柯山华陂古洞阳观秦始皇坞。柯山者。
吴子仲雍五世柯相治也。华陂者。
孝子华宝所筑也。古洞阳观下有洞穴
潜通包山。其观以梁天监年置。
隋大业年废。秦始皇坞者。
村墅异名。昔始皇东巡会稽
望气者金陵太湖之閒有天子气。故掘而厌之。
梁大同中。有青莲花于此山。
因以古华山精舍慧山寺。在无锡县西七里
司徒古长史湛茂之家此山下。故南平王铄有赠答之诗。
江淹刘孝标周文信并游焉。寺前曲水亭
一名憩亭一名歇马亭
以备士庶投息之所。其水九曲
甃以文石罛甓。奫沦潺湲
濯漱移日。寺中有方池一。
千叶莲花池一名纑塘
一名浣沼。岁集山姬野妇。
漂纱涤缕。其渺皓之色。
耶溪镜湖不类也。池上大同殿。
梁大同年置。因名之。
大同殿直上。至望湖阁
东北九里上湖一名射贵湖
一名芙蓉湖南控长洲
东泊江阴。北晋陵
周围一万五千三百顷。苍苍渺渺
迫于轩户阁西黄公涧。
楚考烈王之时。封春申君黄歇于吴之故墟
即此也。其祠宇享。
醪酒。乐以鼓舞
禅流道伴不胜滓噪。
迁于山东南林墅之中。夫江南山浅土薄
不自流水而此泉源滂注崖谷下。
溉田十馀顷。此山又当太湖西北隅
萦竦四十馀里。惟中峰有丛灌木
馀尽古石嵌崒而已。凡烟岚所集。
发于萝薜。今石山横亘
浓翠可掬。昔周柱史伯阳谓之神山
虚言哉。伤其至灵
无当世之名。惜其至异。
讹俗所弃。无当世之名。
以其栋宇也。为讹俗所弃。
必其闻见不远也。且如西之虎邱
丹徒鹤林钱塘天竺
以其台殿楼榭崇崇嶪嶪
车舆荐至是有嘉名
不然何以与此山为俦列耶。
若以鹤林望江天竺观海
虎邱平眺。郡国以为雄。
曷若兹山绝顶下瞰五湖
大雷小雷洞庭诸山。以掌睨可矣。
向若修廊。开邃宇
飞檐眺槛。凌烟架日。
江淮之地。著名之寺。
斯为最也。此山亦犹人之秉至行
淳德。无冠裳钟鼎
为迩俗所不侈。宜矣。
德行者源也。冠裳钟鼎者流也。
苟无其源。流将安发。
予敦其源。亦伺其流。
他日营立为后世之洪注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