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书估 唐 · 张怀瓘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有好事公子。
频纡雅顾。
问及自古名书。
颇为定其差等。
曰可谓知书矣。
夫丹素异好。
爱恶罕同。
若鉴不圆通。
则各守封执。
是以世议纷揉。
何不制其品格。
豁彼疑心哉。
且曰。
公子贵斯道也。
感之乃为其估。
贵贱既辨。
优劣了然。
固取世人易解。
遂以王羲之为标准。
大王草书字值
一百五十字乃敌一行行书。
三行行书敌一行真正。
偏帖则尔。
至今如乐毅黄庭画赞累表告誓等。
但得成篇。
则为国宝。
不可计以字数。
或千或万。
惟鉴别之精也。
他皆仿此。
近日有钟尚书绍京
亦为好事。
不惜大费。
破产求书。
计用数百万贯钱。
唯市得右军行书五纸。
不能致真书一字。
崔张之迹。
固乃寂然。
天府之内。
仅有存焉。
如小王书。
所贵合作者。
若稿行之閒。
有兴合者。
则逸气盖世
千古独立。
家尊才可为其弟子尔。
子敬年十五六时。
尝白逸少云。
古之章草。
未能宏逸。
顿异真体。
今穷伪略之理。
极草纵之致。
不若稿行之閒。
于往法固殊。
大人宜改体。
逸少笑而不答。
及其业成之后。
神用独超。
天姿特秀。
流传易。
志在惊奇。
峻崄高深。
起自此子。
然时有败累。
不顾疵瑕。
故减于右军行书之价。
可谓子为神俊。
父得灵和。
父子真行。
固为百代之楷法。
然文质相沿。
立其三古。
贵贱殊品。
置其五等。
三古者。
篆籀为上古。
钟张为中古。
羲为下古。
上古但有其真。
中古乃旷世奇迹。
可贵可重。
有购求者。
宜悬之千金。
或时不尚书
薰莸同器。
假如委之衢路。
犹可字偿千金。
杜度崔瑗
可与伯英价等。
然志乃尤古。
力亦渐大。
唯妍媚不逮于张
卫瓘可与张为兄弟。
索靖则雄逸过之。
且以右军真书妙极。
又人閒切须。
是以价齐中古。
古远稀世。
非无降差。
崔张玉也。
逸少金也。
大贾则贵其玉。
商则重其金。
肤浅之人。
多任真耳。
但知以王书为最。
真草一概。
略无差殊。
岂悟右军之书。
自有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