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元皇帝祧迁779年10月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王制
天子七庙
三昭三穆
太祖之庙而七。
礼器云。
有以多为贵者
天子七庙
伊尹曰。
七世之庙。
可以观德
经典明證也。
七庙之外
则曰去祧为坛
去坛为墠。
故历儒者迭毁之礼。
皆亲尽宜毁。
伏以太宗文皇帝七代之祖。
高祖神尧皇帝国朝首祚
万叶所承。
太祖景皇帝受命于天。
始封于唐。
元本皆在不毁之典。
代祖元皇帝地非开统
亲在七庙之外
代宗皇帝升祔有日
元皇帝神主礼合祧迁
或议者以祖宗之名。
难于迭毁
汉朝近古
不敢以私灭公。
前汉十二
祖宗者四而已
后汉渐违经意
子孙推美为先。
光武已下。
皆有庙号
祖宗之名。
莫不建也。
安帝信谗。
大臣
太子
及崩。
无上宗之奏。
后自建武以来无毁者。
因以陵号称宗。
桓帝失德
尚有宗号。
初平中
左中郎蔡邕和帝以下功德无殊
有过差。
不应为宗。
及馀非宗者。
追尊三代
皆奏毁之。
是知祖有功
有德
至公之义。
非其人不居
三代立礼之本也。
东汉已来
此道丧矣。
魏明帝自称烈祖
论者以为自称祖宗
故近代此名悉为庙号
未有子孙践祚
而不祖宗先王者。
以此明之。
则不得独据两字而为之證。
假令传祚百代
岂可上崇百代
以为孝乎。
请依三昭三穆之义。
永为通典
宝应二年升祔元宗肃宗
则献祖懿祖已从迭毁
伏以代宗睿文孝皇帝卒哭而祔。
合上一室
元皇帝代数已远。
神主准礼当祧。
禘祫之时。
然后飨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