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西蕃边州安危事(三条) 其三 唐初 · 陈子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一
臣窃见河西诸州。地居边远。
左右寇贼。并当军兴。
顷年已来。师旅未静。
百姓辛苦。殆不堪役。
公私储蓄。足可忧嗟。
顷至凉州。问其仓贮。
惟有六万馀石。以支兵防
才周今岁。虽云屯田。
收者犹在。此外略问其数。
得亦不多。今国家欲制河西定戎虏。
此州不足。未可速图。
又至甘州。责其粮数。
称见在所贮积者四十馀万石。今年屯收。
犹不入计。臣观其冲要。
视其山川。信是河西扼喉之地。
今北当九姓。南逼吐蕃
二虏奸回。凶猾未测。
朝夕警固。颇有窥觎。
甘州地广粮多。左右受敌。
其所管户。不满三千。
堪胜兵者。不足百数。
屯田广远。仓蓄狼籍。
一虏为盗。恐成大忧。
凉府虽曰雄藩。其实已甚虚竭。
夷狄有变。不堪军兴。
河西诸州。又自守不足。
今瓜肃镇防禦。仰食甘州
一旬不给。便至饥馁。
然则河西之命。今并悬于甘州矣。
此机一失。深足忧危。
又得甘州状称。今年屯收。
用为善熟。为兵防数少。
百姓不多。屯田广远。
收获难遍。时节既过。
遂有凋固(疑)。所以三分收不过二。
人力又少。未入仓储。
纵已收刈。尚多在野。
臣伏惟吐蕃桀黠之虏。自为边寇。
未尝败衄。顷缘其国有乱。
君臣不和。又遭天灾。
戎马未盛。所以数求和好。
寝息边兵。其实本畏国家乘其此弊。
故卑辞诈伪。苟免天诛。
今又闻其赞普巳擅国权。上下和好。
兵久不出。其意难量。
比者国家所以制其不得东侵。实由甘凉素有蓄积。
士马彊盛。以扼其喉。
故其力屈。势不能动。
今则不然。甘州仓粮。
积以万计。兵防镇守。
不足威边。若使此虏探知。
潜怀逆意。纵兵大入。
以寇甘凉。虽未能劫掠士人。
围守城邑。但烧甘州蓄积。
蹂践诸屯。臣必知河西诸州。
国家难可复守也。此机不可一失。
一失之后。虽贤圣之智。
亦无柰何。臣愚不习边事。
窃谓甘州宜便加兵。内得营农。
外得防盗。甘州委积。
必当更倍。何以言之。
甘州诸屯。皆因水利。
浊河灌溉。良沃不待天时。
四十馀屯。并为奥壤
故每收获。常不减二十万。
但以人功不备。犹有荒芜。
今若加兵。务穷地利。
岁三十万。不为难得。
国家若以此计为便。遂即行之。
臣以河西不出数年之閒。百万之兵食无不足而致。
仓廪既实。边境又彊。
则天兵所临。何求不得。
管仲云。圣人用无穷之府。
积不涸之仓。事非虚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