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对蜀父老问669年5月 初唐 · 卢照邻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七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龙集荒落
律纪蕤宾
余自丰镐归于五津
从王事也。
丁丑
届于升仙桥上送客亭。
相如所谓不乘高车驷马不出汝下者也。
遇蜀父老皤然庞眉华发者休于斯。
谓余曰。
子非衣冕之族欤。
文章之徒欤。
饰仁义以干时乎。
怀诗书以邀名乎。
吾闻诸夫子曰。
邦有道。
贫且贱焉。
耻也。
当今万方日照。
九有风靡。
主上垂衣裳正南面而已矣。
庸非有道乎。
子爵不登上造
位不至中涓
藜羹不厌。
裋褐不全。
庸非贫贱乎。
吾视子形容憔悴
颜色疲怠。
心若涉六经。
眼若营四海。
何其无耻也。
何其不一干圣主。
效智出奇。
栖栖默默
自苦若斯。
吾闻克为卿。
失则烹。
何故区区冘冘。
无所成名。
余笑而应之曰。
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
拘于墟也。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笃于时也。
盖闻智者不背时而徼幸
明者不违道以干非。
是以圣贤驰骛。
莫救三家之辙。
匹夫高抗。
不屈万乘之威。
道在则箪瓢匪陋。
义存则圭组斯违。
立谈以邀鼎食。
或白首而甘布衣。
或委辂而事属论都之会。
射钩以相遇匡霸之机。
亦有朝为
暮为桀蹠。
当其时也。
袭珩佩之锵锵。
失其时也。
委沟渠而喀喀。
故使龙邱先生羞闻拥彗。
雁门太守不知缝掖。
孟轲偃蹇。
王者师
范睢匍匐。
为诸侯客。
富贵者君子之馀事。
仁义者贤达之常迹。
来不可违。
类鸿雁之随阳
去不可留。
白驹过隙
之辩于娲燧之年则迂矣。
用彭韩之术于之朝则舛矣。
之节于汤武之时则孤矣。
抱申商之法于之日则愚矣。
彼一时也。
此一时也。
易时而处。
失其所矣。
大唐之有天下也。
出入三代。
五十馀载。
月竁来庭。
风邱款塞。
华旌已偃。
羽檄已平。
虽有廉白之将。
孙吴之兵。
百胜无遗策。
千里不留行
无所用也。
社首既禅。
介邱既封。
创明堂。
辟雍
虽有阙里之圣。
淹中之儒。
叔孙通之蕝。
公玉带之图。
将焉设也。
咸英并作。
韶武毕用。
奏之方泽而地祇登。
升之圆丘而天神降。
虽有伶伦伯夔。
延陵子期。
操雅曲则风云动。
激悽音则草木悲。
又何施也。
画衣莫犯。
囹圄不修。
虽有咎繇仲甫之器。
释之定国之俦。
金科在握。
丹笔如流。
非急务也。
人归东户。
家沐南薰。
山泽无蹊隧。
鸡犬不相闻。
虽有文翁黄霸之述职。
子游子贱之弦歌。
政成礼让。
俗被雍和。
固无取也。
干戈已戢。
礼乐已兴。
刑罚已措。
梁父已升。
公卿常伯
庶政其凝。
虽有鸿才大略。
丽句丰词
发言盈乎百代。
濡翰周乎四时。
略无益于今日。
而适足以怫之。
是故天子恭己。
偫臣演成。
攘袂而陵
抚掌而笑阿衡
无为而万物皆遂。
不言而品汇咸亨。
莫不称赞鸿烈
揄扬颂声。
言殊者招累。
行危者相倾。
效智者辍谈于草泽。
出奇者裹足于山楹。
许由去而尧臣不少。
善卷逃而舜德不轻。
夫周冕虽华。
猿猴不之好也。
夏屋虽崇。
骐骥不之处也。
载鼷以车马。
不如放之于薮穴也。
乐鴳以钟鼓。
不如栖之以深林也。
此数物者。
岂恶荣而好辱哉。
盖不失其天真也。
若余者。
十五而志于学。
四十无闻焉。
咏羲农之化。
之篇。
周游几万里。
驰骋数十年。
时复陵霞泛月。
搦札弹弦。
随时上下。
与俗推迁。
门有张公之雾。
突无墨子之烟。
吾道之穷矣。
夫何妨乎浩然。
今将授子以中和之乐。
申子以封禅之篇。
终眇惭乎指地。
窃所慕乎谈天。
于是蜀父老再拜而谢曰。
鄙夫瞽陋。
长自愚惑。
习俗遐陬。
不游上国。
闻王人之休旨。
听皇猷之允塞。
亦犹献雉而遇司南。
御龙而光有北。
请终馀论。
永告邛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