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校逃户制 唐 · 武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六
安土重迁。黎人之性。苟非艰窘。岂至流亡。将欲招绥。必在资产。诸道频遭灾沴。州县不为申奏。百姓输纳不办。多有逃移。长吏惧在官之时。破失人户。或恐务免正税。减剋料钱。祗于见在户中。分外摊配。亦有破除逃户桑地。以充税钱。逃户产业巳无。归还不得。见在户每年加配。流亡转多。自今巳后。应州县开成五年巳前逃户。并委观察使刺史差强明官就村乡诣实勘桑田屋宇等。仍勒长令切加较。租佃与人。勿令荒废。据所得与纳户内徵税。有馀即官为收贮。待归还给付。如欠少即与收贮。至归还日。不须徵理。自今年巳后。二年不归复者。即仰县司召人给付承佃。仍给公验。任为永业。其逃户钱草斛斗等。计留使钱物合十分中三分巳上者。并仰于当州使杂给用钱内方圆权落下。不得剋正员官吏料钱。及馆驿使料递乘作人课等钱仍本户归复日。渐复元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