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尊号赦文 中唐 · 敬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八
门下
朕闻奉天地大统
必酌于人心
宗祖成训
必参于国典
顾惟眇身
任重器。
道未能被物
不足蓄身。
赖于宗工硕老
辅导丞弼
享祧主鬯
熏燎告元
履历正元。
敷施大号
庶方咸若
四表穆然
皇祖披攘之基。
列圣焦劳之业。
恬焉而有。
泰焉而居。
昼以度心。
夜以省己
其何德以堪之。
方将法乾以行健
体咸而致和
执冲以固高。
守约持满
文武百辟
章奏四上
以为人心不可以曲让。
国典不可以矫违。
亦用慰于太皇太后皇太后之意。
而后俞。
谅非获巳。
岂不以予非生知
欲以徽称懿号诱掖劝慕之乎。
将使循名而勉其实
力实而应其名乎。
然则方且以为韦弦
方且以为箴诰楙于皇极
无尤违。
是宜与物同利。
惟新大泽
大赦天下
宝历元年四月二十二日昧爽巳前。
大辟罪巳下。
发觉发觉
结正结正
系囚见徒
罪无轻重
赦除之。
故杀人及官典犯赃
不在此限。
左降官未经量移者。
宜与量移近处
丁忧去任
服阕日亦与量移
如准前制巳合量移
有司注拟者。
并任累叙。
流人未到所在
及巳到未经量移者。
并与量移近处
僧尼道士移隶未经量移者。
亦与量移近处
中外前资见任官。
顷因延累
未及用才
左降官中有事情可恕。
名迹素闻者。
宜委中书门下量加奖用。
勿使屈滞
授田制禄。
岁久而弊深。
留狱要囚
期舒而滥广隐冒逃奸之渐。
倍称豪夺之源。
亟举旧章
犹循宿蠹
永言谋始
必俟申明
在京百司职田
散在畿内诸县
旧制配地出子
逐亩平摊。
比量旧制
为久便。
宜委京兆府与屯田审计会。
条疏奏闻
如闻京城诸司
捕系推鞫
经旬时。
季御史巡囚。
罕能察访举劾
积成冤滞
为弊颇深。
宜委御史台重举长庆元年七月十八日赦文条件闻奏
京畿百姓
多属诸军诸使
户内一人在军。
父兄子弟不受府县差役
顷者有制处分
如闻尚未遵行
宜委京兆府重举长庆元年七月十八日赦文条疏闻奏
京城有私债。
十年巳上。
曾出利过本两倍
本主及原保人死亡
无家产者。
宜令台府勿为徵理
应天典贴得人庄田园店等。
便合祗承户税
本主收赎之日。
不得令式言私契。
组织贫人
令烦而政挠。
积习而弊生。
欲其适宜
有釐革。
使人不倦
必在变通
今年正月七日制敕处分条目中。
有未经施行者。
御史台提举
仍条录闻奏
宜委百司官长
各具条疏当司利病奏闻
择其善者。
当议改更
文崇文馆生及斋郎三卫
所用资荫
踰滥颇多
源清流。
切在釐革。
宜委礼部兵部侍郎条疏
久远可行用者。
兼每荫别限年限朔作条例闻奏
懋官述职
禦侮宣威
暨于庶僚
咸竭乃力。
峻其爵秩
以极封崇
内外文武见任致仕官
三品上赐一级
四品下加一阶
赐勋两转
神策六军金吾威远皇城将士
普恩之外
赐勋两转
虞宾之位。
崇褒圣之允。
所以德教而昭前烈也。
二王三恪文宣公赐物三十匹。
上奉两宫
下临九有
庶几广爱之道。
行教化之风。
太皇太后皇太后二等巳上亲。
中书门下旧例量加优赏
二广分营。
师环卫
梯航贡奉
玉帛会同
既勤劳而可嘉
怀来之所尚。
神策六军金吾威远皇城诸军
将军统军以下
各有赐给
将士等长行立仗者。
并守本军本营者。
赐物有差
鸿胪礼宾院在城蕃客等。
节级赐物
宣赞盛礼
润色鸿徽
锡宠崇阶
推恩任子
侍中读宝官门下侍郎平章事窦易直
中书令读册官中书侍郎平章事李程
各赐一子出身
册文左仆射平章事李逢吉
依旧例赐一子出身正员官。
奉册奉宝绶官书玉册官书宝官。
各加两阶
宝绶进册中严外办理仪赞导押册押宝绶举舁宝册官各加一阶
合入三品者。
待考日听叙。
选人一选
其馀应职掌行事官及写制书太常修撰仪注礼官宫内行事官
三品上赐一级
四品下加一阶
并赐一转
玉册并填金字宝装官各赐五十匹。
前王令政
未有遗年
先哲格言
实先顾行
义存忠厚
教裕家邦
天下百姓
九十巳上。
所在长吏量加存问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旌表门闾
终身勿事。
先巳旌表者。
亦量加优恤
生甫炳灵
出图表异
故能发泄云雨
蓄涵风雷
望秩之仪。
必资蠲洁
五岳四渎
宜委本州长吏备礼致祭
名山大川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
所在以礼致祭
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赦书所不该者。
所司具作条例闻奏
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
以其罪罪之。
赦书日行五日里。
布告天下
咸使闻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