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南郊赦文 中唐 · 敬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六十八
门下
朕以眇薄
纂承洪构。
祗见九庙
肇祀二仪
外饰备物
中惟尽敬
昆虫草木之实。
致丰于蠲洁
哀乐和愉之感。
庶交乎神明
四海骏奔
祗受职。
下观而化。
内诚乎心。
百王礼乐在陈
列圣声诗合奏
敬极严配
道备飨亲
虔奉成式
惕然惴惧
而今而后
不敢满假
庶无大悔。
以贻祖考之羞。
体元以统历。
遂颁恩而大宥
大赦天下
长庆五年宝历元年
宝历元年正月七日昧爽巳前。
大辟罪巳下。
罪无轻重
发觉发觉
结正结正
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原者。
赦除之。
官典犯赃
不在免限。
左降官自长庆四年三月三日制后未经量移者。
量移近处
经量移者。
更与量移
复资者。
即任依常调选
丁忧去任
服阕日亦与量移
如有亲故上都
任于所司陈状
便与处分
不必更待本州申请
别敕因责授降资正员官未经改转者。
亦与进改
亡官失爵放归不齿者。
量加收叙
元敕终身不齿者。
亦量与收叙
流人未到所在
及巳到者。
量移近处
如巳收叙者。
量才叙用
僧尼道士移隶者。
亦与量移近处
得罪人巳亡殁
家口未许归家者。
一切放归
如自情愿住者亦任。
诸色得罪人中
如先有敕云纵逢恩赦不在免限者。
并别敕安置者。
亦并宜委中书门下事状轻重
节级处分
左降官及流人先有官者。
如巳亡殁
各还本官
流贬所在身亡
任其亲故收以归葬
仍仰州县量给棺榇
优当发遣
诸色人中痕累禁锢
反逆缘坐等。
一切并与洗涤
常参官及诸州刺史
有先因停替
及因病假解官
终制未授官者。
中书门下量才进录
勿令稽滞
致仕官未经改转者。
改官依前致仕
诸军擒获吐蕃生口配在诸处者。
宜委本道资给
放还本国
毋许因循所在停住
国家吐蕃舅甥之好。
彼此无虞
自今巳后。
边上不得受纳降人
擒获生口等。
天下州府县官
应行鞭捶
本罪不至死者
假以责情。
致令殒毙
每念于此
良增恻然
宜委御史台出使郎官御史等切加觉察
仍具事由闻奏
澄清教化
莫尚乎太学
惣治心术
必本乎六经
天下诸色人中
有能精通一经
堪为师法者。
国子祭酒选择
具以名奏。
天下州县
各委刺史县令招延儒学
明加训诱
登科第
即免征徭
刑罚不清
不足以言理。
职官不重
不足以栖贤
开出入之文。
上下之手。
必资慎选。
庶叶详平
大理寺官属。
比来吏部所授。
多非其才。
宜令精选有志文学
详明法律注拟
有课特殊
在朝奖者。
台省有阙。
宜先选擢
一夫不获
时予之辜。
苟有向隅之悲。
遂轸纳沟之虑。
如闻去冬吏部三铨选人
駮放者众。
文状粟错
书判差池
主司守文
不得不尔。
既施惠泽
亦在沾恩
长名及杂駮放选人
如有未离京城者。
吏部今月检勘毕。
除涉踰滥者。
馀并却收。
地远残阙
量才注拟
不情愿受地远官。
不可强之。
仍速处分
不得出选限内
比者法令悬科
彰示大信
法既无守。
人何适从
赦令不行
因循成俗
诞告四方虚设
开施庶政虚文
岂吾德之未明。
为有司之见负。
永言叹息
中夜疚怀
即位之初。
巳有赦令
至如捐彻服御
止绝地献
丧葬以息淫费
奇靡以专女工
隐实版图
谨守储备
及从他徭擅赋
闭籴禁钱
吏行奸欺
人冒依庇
僧道踰滥。
流贬重轻
钱币利害
军屯侵占
车马衣服制度
公私入己赃私
悉令条疏
贵欲该备
颁宣未几
废格巳多。
职司堕慢
不能将明
诰命才行
而下不守
以此求理。
不亦难乎。
元和巳来诏书
长庆四年三月三日赦令
委废不行
事在朕躬者。
谏官极言得失
无有所隐。
其系台阁者。
左右丞诏条司额。
重加分配
勿容推倚。
因循寝废
无所申明
及虽曾宣下
不能提举者。
事由闻奏
量加沙汰
其在有司州郡者。
御史台分察使出使郎官史度支盐铁巡院
前后诏敕
切加访察
各具犯状移勘奏闻
其本判官刺史巳下。
必加贬责
用惩不恪
举察之司。
循默自守
事状泄露者。
亦据容庇
量加殿黜。
仍并委中书门下
重有举明。
去年三月三日赦令及今赦文
一事巳上。
切加惩督。
责据时限
官吏勤惰。
具科殿轻重闻奏
京西北边诸军州镇
自今年巳后。
如有中使郎官御史
奉使到所管。
不得人事物
应天下典人庄园店地。
便合祗承户税
本主赎日。
不得更引令式
云依私契徵理
组织贫人
虞氏建官
必明黜陟
汉朝置吏。
皆长子孙
政成用。
咸登右职
近代迁除过速。
资给转繁。
为时风。
莫有固志
亲人之职。
为弊尤深。
氓俗土宜
未及周悉
迎新送故
巳闻代换
更易虽遽。
资望如初
善否不分
升降莫验。
徒为烦扰
无益公私
自今巳后。
刺史县令
若无所犯。
满三周年
不得除替
理行尤异
但议就加。
有才宜他职。
灼然要籍者。
中书门下先具事由
及授上年月
奏听进止
满岁迁代
阙败者。
即与进改
磐石维城
义深麟趾
秾华下嫁
礼次椒涂
缙绅文武良才
执事恪居奉职
克参祼献
载叶肃雍
亚献嘉王终献循王遹等各赐物一百匹。
侍正衣进圭捧圭各赐五十匹。
亚献终献正衣赐物四十匹。
大长公主王郡主县主各有赐物
内外文武见任致仕官
三品上赐一级
四品下加一阶
合入三品五品欠考未合叙者。
待考日听叙。
斯文未坠。
降圣克昌
道逾三代之英。
化立百王之范。
象贤崇德
垂裔作宾
教仪斯崇。
宪章无改。
文宣王二王三恪各与一子官。
祠庙所司量加修饰
尧称敦叙
周述本枝
收族是先。
睦亲斯在。
五等巳上亲。
三品上赐一级
五品上加一阶
六品上及前资常选散官
选日优与处分
未有出身陪位者。
每家放一人出身
陪位皇储五等巳上亲。
太皇太后皇太后三等巳上亲。
三品上赐一级
四品下加一阶
诸亲四等及诸州贺正官并诸色陪位官等
五品上加一阶
六品巳下及白身人并赐两转
前资有出身者各减一选
缔构兴王
弼成昌运
勋藏册府
烈冠史编
九原可作之风。
百代凛如生之气。
载怀丕绩
何日敢忘。
武德以来配飨功臣将相
名节尤著。
长庆四年三月三日制未沾甄叙者。
中书门下条疏闻奏
量加优奖
故尚汾阳王太师晟赠太尉秀实子孙未曾甄奖者。
每家与一人正员官。
元和巳来有因战伐死于王事
名节显著未有优赠者。
各委本道节度使条录闻奏
勘覆诣实
当有处分
其有骸骨暴露者。
宜令所在埋瘗
宏教爱之典。
爰命推恩
追远之怀。
用颁徽赠。
常参官及诸州府长官
父母见存未有官封者。
并量与五品致仕官及阶并邑号
父母亡殁未经追赠者。
量与赠官邑号
巳经追赠者更与改赠。
赠官至一邑号巳至国夫人者。
不在此限。
中书门下节度使平章事者。
宜与一子正员七品官
祖父母父母亡殁
各与追赠
追赠者更与改赠。
官巳至一邑号巳至国夫人者。
不在此限。
节度使一子正员八品官。
东都留守度支盐铁使观察处置团练防禦经略招讨等使。
神策金吾六军将军大将军上将军统军威远镇国军等使皇城留守
各与一子正员九品官。
京兆尹特加一阶
父母亡殁未经追赠者各与追赠
职修祀事
礼奉严禋
既洽殊恩
宜加异等
郊庙升坛升殿行事官
普恩之外
更加一级
如合入三品五品者。
任待考足日听叙。
尚书省三品四品巳上。
中书门下五品巳上。
特加一阶
便蕃殿省
给事郊丘
顾以忠勤
是宜甄奖
行事官三品巳上更赐爵一级
四品巳下更加一阶
内侍省内侍省内坊官。
四品巳上各赐勋五转
五品巳下各赐勋三转。
应从驾至郊庙者。
普恩之外
三品上赐一级
四品巳下各加一阶
品官白身赐勋两转
环列师营。
服劳捍卫
申威攸属。
敷惠是膺。
神策六军金吾威远皇城及诸道将士等。
三品上赐一级
四品下加一阶
无官赐勋三转。
在城神策六军威远营左右金吾皇城将士
大礼移仗宿卫御楼立仗等。
普恩之外
三品上赐一级
四品下加一阶
仍准旧制赐物有差
神卫将士
赐加一阶
仍准旧例赐物有差
神策将士应在京畿诸县者。
亦各有赐物
应缘大礼职掌行事官修撰仪注留守副留守仓库卿等。
普恩之外
三品上赐一级
四品巳下各加一阶
虔奉职贡
载观致仕官郊禋
俾覃锡赉之恩。
用广怀来之义。
鸿胪礼宾院在城蕃客等。
各有赐物
翰林待诏供奉诸色见任前资员外试官
三品上赐一级
四品巳下各加一阶
无官赐勋两转
藩服之诚。
帝庭之命。
忠勤既著。
勋赏宜周。
道知都进奏院在城者各赐勋两转
应缘大礼四方进表疏及贺正官各赐勋三转。
敬承禋祀
赞执豆笾
庶位观光
酌多仪而中矩
诚在俨肃
理叶褒升
郊庙行事斋郎二年劳。
室长掌座礼生赞者一年劳。
无劳可减者便放出身
崇元馆行事学生斋郎礼生
番考巳满。
所司大礼却追入行事
各减一选
国子监学生陪位赐勋一转
中书门下仪制官各特赐一阶
应缘祗供作官直司长上诸州行纲考典两县耆寿诸色番役当上在城量留十二月番者各赐勋两转
飞龙闲厩宫苑典引掌扇内园总监栽接少府将作内中尚武德军器内外弓箭库等诸司诸使白身人及无品直司定额长上杂匠巧儿黄衣长上监门直长杂使三卫七色引驾细引执扇角手弩手彍骑武士天文观生历生漏生典鼓典钟工人乐人主衣主膳主酪典食胡食手宰手掌闲幕士御士医士兽医门仆僮御书手书手典书流外行署等各赐勋两转
尚年贵老
所以教孝也。
耸义嘉节
所以贞俗也。
天下百姓高年者。
上县以上每县十人
县五人
下县三人
并以县界年最高者充数
孝子顺孙
义夫节妇
先经旌表
行义不亏者。
人各赐米三石
两匹
版授上佐县君
委令长赉粟帛就家宣赐讫。
具名本道
一时闻奏
其米及绢。
令上数内申报
神配峻极
德称灵长
秩既升于王公
礼合加于牲币
五岳四渎
宜委本州长吏备礼致祭
当极丰洁
以副如在之诚。
书称望秩
礼著不封
尧舜聪明
文武方册
遐想忠贞之迹。
缅怀义烈之风。
能禦大灾。
咸申祀典
名山大川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
各令所在以礼致祭
亡命山泽
挟藏军器
百日不首
复罪如初
赦书所不该者。
所司具作条例闻奏
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
以其罪罪之。
赦书日行五百里。
布告天下
咸使闻知
主者施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