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普光寺僧众令 初唐 · 高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十一
盖闻正法没于西域。像教被于东华。
古往今来。多历年所。
而难陀迦叶。马鸣龙树。
既同瓶泻。有若灯传。
故得妙旨微言。垂文见意。
是以三十二相。遍满人天。
十二部经。敷扬刹土。
由其路者。则高骋四衢之上。
迷其途者。则轮回六趣之中。
理窟法门。元宗秘藏。
非天下之至赜。孰能与于此乎。
皇帝以神道设教。利益群生。
故普建仁祠。绍隆正觉。
卜兹胜地。立此伽蓝。
请赤县之名僧。徵帝城之上首。
山林之士。拥锡来游。
朝廷之宾。抠衣趋座。
义筵济济。法侣诜诜。
实聚落之福田。黔黎之寿域。
加以丛楹叠檊。宝塔华台。
洪钟扣而弗諠。清梵唱而逾静。
若夫卢毗那佛坐普光。法堂灵相。
葳蕤肸蚃。以今方古。
闇与冥符。名器之閒。
岂容虚立。然僧徒结集。
须有纲纪。询诸大众。
罕值其人。积日搜扬。
颇有佥议。咸云纪国寺上座慧净
自性清净。本来有之。
风神秀彻。非适今也。
至于龙宫宝藏。象力尊经。
皆挺自生知。无师独悟。
岂止四谛一乘之说。七处八会之谈。
要其指归。得其真趣而巳。
固亦涤除元览。老氏之至言。
洁净精微。宣尼之妙义。
莫不穷理尽性。寻根讨源。
其德行也如彼。其学业也如此。
今请为普光寺主。仍知本寺事。
法师比者逡巡静退。不肯降重。
殷勤苦请。方始克从。
但菩萨之家。体尚和合。
若得无诤三昧。自然永离十缠。
亦愿合寺诸师。共宏此意。
其迎请之礼。任依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