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妙法莲华经添品序 隋 · 阙名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五
妙法莲华经》者,破二明一之指归也。
降神五浊宏道三乘
权智不思大悲难极
先设化城之迹,后示髻珠之本。
车虽有异,雨实无差。
记以正觉之名,许以真子之位。
同入法性,归之于此
敦煌沙门竺法护,于晋武之世,译《正法华》。
后秦姚兴,更请罗什,译《妙法莲华》。
改详二译,定非一本。
护似多罗之叶,什似龟兹之文,余检经藏,备见二本
多罗则与《正法符会龟兹则共《妙法》允同。
护叶尚有所遗,什文宁无其漏?
而护所阙者,普门品偈也。
什所阙者,药草喻品之半,富楼那法师二品之初,提婆达多普门品偈也。
什又移嘱累在药王之前二本陀罗尼并置普门之后其间异同,言不能极。
窃见提婆达多普门品偈,先贤续出,补阙流行余景遗风宪章成范
隋仁寿元年辛酉之岁,因普曜寺沙门上行所请,遂共三藏崛多笈多二法师,于大兴善寺重天竺多罗叶本。
富楼那法师二品之初勘本,犹阙药草喻品,更益其半。
提婆达多通入塔品。
陀罗尼神力之后,嘱累还结其终。
字句差殊,颇以改正
倘有披寻,幸勿疑惑
虽千万亿偈,妙义难尽,而二十七品本文且具。
所愿四辨梵词,遍神州之域;
一乘秘教,悟像运之机。
聊记翻译,序之云尔(《释藏》盖一,又《开元释教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