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释三破论(十九条◇本论道士张融作) 南梁 · 释僧顺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四
论曰:泥洹是死,未见学死而得长生,此灭种之化也。
释曰:夫生生之厚,至于无生,则张毅单豹之徒,是其匹矣。
是以儒家云,人莫不爱其死,而患其生。
老氏云:「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庄周亦自病痛一身
此三者,圣达之流,区以生为患
欲求无生莫若泥洹泥洹者,无为之妙称。
谈其迹也,则有王宫双树之文;
其实也,则有常常乐之说。
子方轮回五道何由闻涅槃之要;
或有三盲摸象,得象耳者。
争云:象如𥳽箕,得象鼻者。
争云:象如舂杵
虽获象一方,终不得全象之实。
子说泥洹是死,真摸象之一盲矣。
论云:太子不废使人断种
释曰:夫圣实湛然,迹有表应,太子纳妃于储贰者,盖欲示人伦之道已足,遂能弃兹大宝,忽彼恩爱耳。
至如诸天夕降,白骥飞城,十号之理斯在,何妻子之可有哉!
且世之孥孺,为累最深,饥寒则生于盗贼饱暖发于骄奢
是以厉妇夕产,急求火照唯恐似己,复更为厉。
凡夫之种,若厉产焉。
经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仰寻此旨,则是佛种」。
舍家从道,弃厉就佛,为乐为利,宁复是加。
子迷于俗韵,滞于重惑梦中之梦,何当晓哉?
论云:太子剃头使人落发
释曰:在家则有二亲之爱,出家则有严师之重,论其爱也,发肤为上;
称其严也,剪落为难
所以就剃除而欢。
若辞父母而长往者,盖欲去此烦恼,即彼无为发肤之恋,尚或可弃。
外物之徒,有何可惜哉!
不轻发肤何以遵道
不辞天属何用严师
譬如丧服,出绍大宗,则降其本生,隆其所后。
将使此子,执人宗庙之重;
割其归顾之情,还本政自一期,非恩之薄,所后顿伸三年,实义之厚。
礼记》云:「出必降者,有爱我而厚,其例矣」。
经云:诸天奉刀,持发上天不剃之谈,是何言也。
子但勇于穿凿,怯于寻旨,相为慨然
论云:子先出家母后作尼,则敬其子,失礼之甚。
释曰:出家之人,尊师重法弃俗从道宁可一概而求。
太子就学父王致敬汉祖嘉令之言,以太皇为臣
魏之高贵,敬齐王私室晋之储后
臣厥父于公庭,引此而判,则非疑矣。
论云:剃头浮图
释曰:经云,浮图者,圣瑞灵图,浮海而至,故云浮图也。
吴中石佛泛海傥来,即其事矣。
今子毁图像之图,为刑屠之屠,则泰伯端委而治,故无惭德仲雍剪发文身从容致化
遭子今日,必罗吠声之尤;
有似而非,非而似者。
外书仲尼圣人内经云。
尼者女也,或有仲尼女子,子岂信之哉!
犹如屠图之相类亦何以殊!
论云:丧门者死灭之门也。
释曰:门者本也,明理之所出入出入从本而兴焉。
释氏不二法门老子众妙之门
书云:「祸福无门」。
皆是会通林薮机妙之渊宅。
出家之人,得其义矣。
丧者灭也,灭尘之劳,通神之解,即丧门也。
当为乘,字之误耳。
门者,即大乘门也。
烦想既灭,遇物斯乘。
故先云灭门,末云乘门焉。
且八万四千,皆称法门,奚独丧二门哉?
论云:胡人不信虚无老子入关故作形像之化也。
释曰:原夫形像始立非为本意,当由灭度之后系恋罔己旃檀香像,亦有明文
仲尼既卒,三千之徒,永言兴慕
有若之貌,最似夫子,坐之讲堂之上。
令其说法门徒咨仰,与往日不殊
曾参勃然而言曰:「子起,此非子之座」。
推此而谈,思仰可知也。
罗什法师生自殊方聪敏渊博善谈法相襁负佛经流布关辅
诠以真俗二名,验以境照双寂,振无为高风,激玄流于未悟,所谓遣之至于无遣也。
子谓胡人不信虚无,诚非笃论
君子且强,理有优劣不系形像,子以形像而语,不亦攻乎异端
论云:剃头本不求佛,为服凶胡。
中国人士,不以正神自训,而取顽胡之法。
释曰:夫六戎五狄四夷八蛮不识王化,不闻佛法者。
譬如畜生,事均八难
方今圣主隆三五之治,阐一乘之法,天人同庆四海诉诉,蚑行喙息,咸受其赖,喘嚅之虫,自云得所
子脱不自思厝言云云,宜急缄其舌,亦何提耳
论云:沙门者,沙汰之谓也。
释曰:息心达源,号曰沙门
此则练神濯秽,反流归洁,即沙汰之谓也。
子欲毁之,而义逾美,真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者也。
论云:入国破国
释曰:夫圣必缘感无往非应,结绳以后,民浇俗薄。
末代王教,挻扬尧孔
至如沙法所沾,固助俗为化,不待刑戮而自淳,无假楚挞取正
石主师澄而兴国,古王咨勃以隆道。
破国之文,从何取说?
论云:入家破家
释曰:释氏之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
备有六睦之美,有何不善
而能破家
唯闲末学道士
赤章咒咀,发谪阴私,行坛被发
呼天叩地不问亲疏
相亲厌杀,此即破家之法矣。
论云:入身破身
释曰:夫身之为累,甚于桎梏
老氏形骸粪土释迦三界火宅出家之士。
故宜去奢华,弃名利,悟逆旅之难常,希寂灭为乐
流俗之徒,反此以求全,即所谓杀生不死生生者不生也。
近代有好道士,自云神术过人克期轻举白日登天
曾未数丈,横坠于地。
迫而察之正大鸟之双翼耳。
所谓不能奋飞者也。
灭亡即事不旋踵受诛
汉之张陵诬罔贡高
呼曰米贼,亦被夷剪
入身破身无乃角弓乎?
论曰:歌哭不同者。
释曰:人哭亦哭,俗内之冥迹临丧能歌方外之坦情,原坏丧亲登木而歌,孔子过而不非者,此亦是名教一方耳。
论云,不朝宗者,释曰,孔子云,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公侯
儒者俗中之一物,尚能若此,况沙门者,方外之士乎?
伯成子高子州支伯,但希玄慕道,似不近屑人事
论云:剃头毁伤
释曰「发肤之解,具于前答,联更略而陈之。
凡言不敢毁伤者,正是防其非僻,触冒宪司五刑所加,致有残缺耳。
沙门者,服膺圣师远求十地,剃除须发被服法衣立身不乖扬名得道还度天属有何不可
而入毁伤之义。
守文之徒,未达文外之旨耳。
轮扁不移术于其儿,子何言哉!
论云:出家未见君子皆是避役
释曰:噫唉,何子之难喻邪?
左传》云:言者身之文。
庄周》云:言不广不足以明道
余欲无言,其可得乎。
夫出家之士,皆灵根宿固,德宇渊深,湛乎斯照,确乎不拔者也。
是以其神凝,其心道,超然遐想宇宙不能点其胸怀,澹尔无寄尘垢何能搅其方寸割慈亲之重恩,弃房栊欢爱虚室生白守玄行禅
头陀林野委身馁兽,或静节蔬餐精心无怠,将勤求十力超登无上解脱天罗销散地网,兆百福未萌,济苍生万劫
斯实大丈夫宏图,非吾子所得闻也。
避役之谈,是何言欤?
孔子《羽页》喙三尺者。
虽言出于口,终不以长舌犯人
则子之喙三尺矣,何多口之为累,伤人之深哉!
论云:三丁二出,一何无缘者。
释曰:无缘即是缘生有缘即是有缘起,何以其然邪?
世有阖门入道,故曰缘有缘起,有生不识后者,故曰缘无缘生。
十六王子同日出家,随父入道是则缘之所牵。
阖门顿至,何其宜出二之有哉。
无缘者自就无缘中求,反诸己而已矣。
子方永坠无闲,遑复论此,将不欲倒置干戈乎。
若能反迷,殊副所望
论云:道家之教,育德成国者。
释曰:道有九十六种,佛为最尊,梵志之徒,盖是培𪣻,假使山川之神能出云雨者,亦是有国有家之所祀焉。
其云育德成国不无多少,但广济无边,永拔涂炭
金刚一圣巍巍独雄。
太极剖判之初,已自有佛;
于时众生因缘未动,故宜且昧名称,□以言之。
三皇已上,何容都无礼易,则乾坤两卦,履豫二爻便当与天地俱生。
虽曰俱生,而名不俱出者,良由机感不发,施用未形,其理常在,其迹不著耳。
中外二圣,其揆一也。
故《法行》云先遣三贤,渐诱俗教,后以佛经革邪从正李老之门,释氏偏裨矣。
经云:处处自说,名字不同,或为儒林之宗,国师道士
寂漠无为,而作佛事
金□所说,合若符契
何为东西跳梁不避高下邪?
嗟乎
外道籍我智慧,赀我神力遂欲挠乱经文虔刘教训,人之无良,一至于此也。
论云:道者气。
释曰:夫道之名,以理为用。
得其理也,则于道为备。
是故沙门号曰道人阳平呼曰道士
释圣得道之宗,居道之末;
得道宗者,不待言道,而道自显,居道之末者,常称道而道不足
譬如仲尼博学不以一事成名游夏之徒,全以四科见目。
庄周有云:生者气也,聚而为生,散而为死,就如子言。
若是气,便当有聚有散;
有生有死,则子之道。
生灭法,非常住也。
尝闻子道又有合气之事,愿子勿言,此真辱矣。
庄子》又云:道在屎溺之道,得非吾子合气之道乎(《宏明集》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