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至人应世观众生根根力不同设教亦异。
是以三乘立轨,随机而发,五时说法,应契而化,沿粗以至妙,因小以及大,阶渐殊时,教之体也。
正法稍远,受学乘互,外域诸国,或偏执小北。
最后涅槃,显明佛性,而犹执初教,可谓胶柱鼓瑟者也。
元嘉中外国商人竺婆勒,久停广州
往来利于南康郡,生儿,仍名南康,长易字金伽,后得入道,为昙摩邪舍弟子改名法度
其人貌虽外国,实生汉士天竺科轨,非其所谙。
但性存矫异欲以摄物,故执学小乘,云无十方佛,唯礼释迦而已
大乘经典不听读诵,反抄著衣,以此为法
常用铜钵无别应器,乃令诸尼,作镇肩衣。
尼师坛缝之为衷,恒著肩上,而不用坐,以表众异
每至出路,相捉而行,布萨悔过
伏地相向,而不胡跪法度善,闲汉言,至授戒,先作梵语不令汉知。
案律之明文,授法资解,言不相领,不得法事,而竺度昧罔,而行诡术明识之众,咸共骇弃。
唯宋故丹阳颜竣宣业寺尼法弘交州刺史张牧女弘光寺尼普明等,信受其教,以为真实
虽出贵族,而识谢慧心,毁╃方等,既绝法雨,妄学诡科。
乖背律仪,来苦方深,可悯伤。
正化东流大乘日曜英哲顶受,遍遇服膺
而使迷伪之人,专行偏教,莫或振止,何其甚哉!
昔慧导拘滞疑惑大品,昙乐偏执,非拨法华,罔天下,信已情之谬。
关中大众,固已指为无间矣。
至如彭城僧渊诽谤涅槃,舌根销烂,现表厥殃,大乘难诬,亦可险也。
三人之惑,并恶止其躬,而竺度之悖,以毒饮人
女人之性,智弱信强,一受伪教,则同惑相挺
京师数寺,遂尘异法,东境尼众,亦时染此风,将恐邪路易开,淄污不已
嗟乎,斯岂魔断大乘,故先侮女人欤?
此实开士之所痛悼,而法主所宜匡制也。
大方便经》云:释迦如来,昔为比丘,专以四阿教化谤毁方等
无数劫,受大苦报,从阿鼻出,发大乖心,致成正觉后进之贤,宜思防断。
古今明诫可不慎乎。
慧睿法师,久叹愚迷,制此喻疑,防于今日,故存之录末,虽于录非类显证同矣(《释藏边》五)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