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梵汉译经音义同异 南梁 · 释僧祐
 出处:全梁文卷七十一
神理无声,因言辞写意
言辞无迹,缘文字以图音。
故字为言蹄,言为理筌,音义合符不可偏失
是以文字应用弥纶宇宙,虽迹系翰墨,而理契乎神。
昔造书之主,凡有三人长名曰梵,其书右行,次曰祛楼,其书左行
少者仓颉,其书下行,梵及祛楼,居于天竺
黄史仓颉在于中夏,梵祛取法于净天,仓颉因华于鸟迹文画诚异,传理则同矣。
仰寻先觉所说,有六十四书,鹿轮转眼,笔制区分龙鬼八部字体殊式,唯梵及祛楼,为世胜文。
天竺诸国,谓之天书
西方写经,虽同祖梵文
三十六国往往有异,譬诸中土,犹篆籀变体乎。
仓颉古文,沿世代变,古移为籀,籀迁至篆,篆改成隶,其转易多矣,至于旁生八体,则有仙龙云
二十四书,则有楷草针殳。
名实虽繁,为用盖鲜。
原本定义,则体备于六文适时为敏,则莫要于隶法
东西之书源,亦可得而略究也,至于梵音为语,单复无恒或一字以摄众理,或数言而成一义。
寻大涅槃经,列字五十,总释众义,十有四音,名为字本。
观其发语裁音宛转相资,哉舌根唇末,以长短为异。
且胡字一音不得成语,必馀言足句然后义成
译人传意岂不艰哉?
梵书制文,有半字满字所以半字者,义未具足,故字体半偏,犹汉文月字,亏其傍也。
所以满字者,理既穷竟,故字体圆满,犹汉文日字,盈其形也。
半字恶义,以譬烦恼满字善意,以譬常住,又半字为体,如汉文言字,满字为体,如汉文诸字,以者配言,方成诸字,诸字两合,即满之例也。
言字单立,即半之类也。
半字虽单为字根本,缘有半字,得成满字,譬凡夫始于无明,得成常住,故因字制义,以譬涅槃,梵文义奥,皆此类也。
是以宣领梵文,寄在明译,译者释也,交释两国,言谬则理乖矣。
前汉之未,经法始通,译音胥讹,未能明练
浮屠桑门遗谬汉史音字犹然况于义乎。
中夏彝典诵诗执礼师资相授,犹有讹乱
诗云:有免斯首,斯当作鲜,齐语音讹,遂变诗文,此桑门之例也。
礼记》云:孔子蚤作,蚤当作早,而字同蚤虱引古字同文,即浮屠之例也。
中国旧经,而有斯蚤之异,华戎远译,何怪干屠哉?
若夫度字传义,则置言由笔,所以新旧众经,大同小异
天竺语称维摩诘,旧译解无垢称,关中云净名,净即无垢,名即是称,此言殊而义均也。
旧经称众,新经云世尊,此立义之异旨也。
旧经云乾沓和,新经云乾闼婆,此国音不同也。
略举三条,馀可类推矣。
是以义之得失,由乎译人
辞之质文,系于执笔
或善梵义,而不了汉音;
或明汉文,而不晓梵意。
虽有偏解,终隔圆通
若梵汉两明意义四畅然后宣述经奥,于是乎正,前古译人,莫能曲练。
所以旧经文意,致有阻碍,岂经碍哉,译之失耳!
安息世高聪哲不群所出众经,质文允正,安玄严调,既亹亹条理,支、越、竺、,亦彬彬雅畅
凡斯数贤,并见美前代,及护公专精,兼习华梵译文传经不愆于旧。
逮乎罗什法师,俊神金照僧融肇,慧机水镜
故能表发挥翰,克明经奥,大乘微言于斯炳焕
至昙谶之传涅槃,跋陀之出华严辞理辩畅,明逾日月,观其为美,继轨什公矣。
至于杂类细经,多出四含,或以汉来,或自晋出,译人无名,莫能详究
文过则伤艳,质甚则患野,野艳为弊,同失经体。
故知明允之匠,难可世遇矣。
窃寻经言,异论咒术言语文字皆是佛说
然则本是一,而梵汉分音
义本不二,则质文殊体。
传译得失运通随绿,而尊经妙理湛然常照矣。
既仰集始缘,故次述末译,始缘兴西方,末译东国
原始要终,寓之记末云尔(《释藏》迹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