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内典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
矣哉
群生之始也。
义隐三藏之外,事非二乘所窥,自并识同奔,随缘受业
人天异轨,翾动殊贯,若乐翻回愚智相袭
莫不火轮骛,拟焰《艺文类聚》作「人寿」)飙迁,以寸阴短晷,驰永劫延路
精灵起伏万绪千名
如来发源恒品,盖亦含生之一。
至于并首争驰,斯固未或异也。
至于覆篑无始之初,成功断筹之末,途遥业远,妙轸遐长,累明积慧,灵觉独晓。
巨相四八,照曜大千
尊法二九包笼无外
六度之业既深,十力之功自远。
济物以权,降魔匪力。
妙法轮转甘露启霏;
舟舆六趣津梁五道
四衢长陌,游一乘之广路。
既已事盈方等,义满神宣。
逮于大权协化对扬宗极徇物兆于慈悲亡身著乎非已,行符四等,道升十地
若乃灵性特达,得自怀抱
神功妙力,无待学成
孤策独骛,莫知所限;
结习纷纶一随理悟。
又有损情屏虑,身心靡欲,厌生死长勤,眷寂灭而投轸,遥然自得,漏累烟销
且津心适道,功非一业,虽会理共源,而萌情或异。
是故高心邈行分路同趋;
忘怀屏欲,殊涂一致
或草砾身体,投骸林泽,内忘形相,外驯兕虎,或坐卧行立,迹不违众,禅业定门造次无爽,安忍金石同固,戒行宝珠等色。
秋禽年至春鲔时登。
耿介长蔬忡怛在念,妙迹匪遐,神涂密迩,有悟必通,由之斯至。
故能藉智探虚,乘心照理,区区怀抱融然靡执,俱处三界,独与神游
包括四天卷舒万劫
闻片议而陟道场,受一言而升彼岸
长夜未开心关自晓;
淹回圣迹寝息神光
负橐从师,亦栖林以综业。
足蹈慧门,学通龙藏
妙吼遐彻,鸾音自远。
若夫叉跪运心,期诚匪迹,而导达神功,照启未悟,唱说之美,义兼在斯
九土殊风八方舛俗,游化所包,事出弘奖,皆足以迁光净域登仪宝地,并黜华剪饰,破爱辞亲。
鼓柜无生之流方轨俗表之路,固已千佛摩顶七住齐功
至夫清信士女,植缘旷劫虽复容服未改,而戒德内弘。
毗邪而耸辔,望波斯回轸
驾四禅之眇眇,泛八解悠悠
若乃十号尊崇三达靡碍,虽法身非有,而常住在躬。
能仁权迹四门
既非悟道之始,假灭双树
宁有薪尽之穷,而天人瞻慕
仿佛兴情
雕金范玉,图容写状
灵仪炫日,宝刹临云。
役鬼神之功,或资髓脑之力。
非人匠,宝以合成
莫不龙章八彩琼华九包。
至乃齿发传灵,衣履遗证。
圣迹彪炳日焕阎浮
光陆离星繁净刹
若乃乘此直心推诚暗往,则半息可追,一念斯至。
感降参差,云霏雾委。
此又昭被象译辉映缣图。
秉牍书事,其流已远。
所以彪著往迹,焕述遐声,虽篆籀异文,胡华舛则。
至于叶畅心灵抑扬训义,固亦内外同规人神一揆,《坟》、《典》、《丘》、《索》,域中史策
本起下生方外纪传
统而为言未始或异也。
而经记繁广条流舛散;
一事始末,衮异卷分。
词义离断,或文字互出(《艺文类聚》作「片出」。)
甫涉后条,已昧前览
寻源讨流,未知攸适。
精理莹心,止乎句偈,而初悟始学,致惑者多。
中外群圣,咸载训典
虽教有殊门,而理无异趣。
真、俗两书递相扶奖
孔发其端,释穷其致。
撤网去网,仁惠斯在;
变民迁俗,宜以渐至
精粗抑引,各有由然
是故曲辩情灵栖心妙典
伏膺空有之说,博综兼忘之书,该括群流集成兹典。
事以例分,义随理合
功约悟广,莫尚于斯
可以理求,证成妙果
若乃司南之车,犹称靡惑;
四照之草,得用不迷。
况乎六马同镳,万流其贯;
日月经天方斯未已
河海带地,夫岂足云
盖人道之筌蹄群生有悟于此(《广弘明集》十九,《艺文类聚》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