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顾道士夷夏(并书) 南朝宋 · 释慧通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二
余端夏有隙,亡事忽景,披顾生之论,昭如发蒙
辨异同之原,明是非之趣,辞丰义显,文华情奥。
研读忘倦,慰若萱草,真所谓洪笔君子有怀之作也。
然则察其指归,疑笑良多譬犹盲子采珠,怀赤菽而反,以为获宝。
聋宾听乐,闻驴鸣而悦,用为知音
斯盖吾子夷夏之谈,以为得理,其乖甚焉。
见论道经,益有昧如。
老氏著述,文指五千,其馀淆杂,并淫谬之说也,而别称道经,从何而出?
既非老氏所创,宁为真典,庶更三思,傥祛其惑。
论云:孔老非佛,谁则当之,道则佛也。
佛则道也。
以斯言之。
殆迷厥津。
故经云:摩诃迦叶,彼称老子
光净童子,彼名仲尼
将知老氏非佛,其亦明矣。
实犹吾子见理未弘,故有固执
然则老氏仲尼,佛之所遣。
宣德示物祸福而后佛教流焉。
然夫大道虽道,小成易习,自往古而致叹,非来今之所慨矣。
老氏著文五千,而穿凿者众。
或述妖妄,以回人心
或传淫虐,以振物性
故为善者寡,染恶者多矣。
仆谓搢绅之饰,罄折之恭,殒葬之礼,斯盖大道废之时也。
仁义所以生,孝敬所以出矣。
智欲方起情伪日滋
圣人因禁之以礼教,制之以法度,故礼者忠信之薄,取乱之首也。
既失无为,而尚有为,宁足加哉。
剪发之容,狐蹲之敬,永沉之俗,仆谓华色之不足吝货财不可守,亦已信矣。
老氏五色所以令人目盲,多藏必之后失,故乃剪发玄服,损财去世,让之至也。
是以泰伯无德孔父嘉焉,斯其类矣。
胡跪始自天竺,而四方从之。
天竺天地之中,佛教所出者也。
斯乃大法整肃至教齐严
吾子比之狐蹲,厥理奚征?
故夫凶鬼助恶,强魔毁正,子之谓矣。
譬犹持瓢以减江海,侧掌以蔽日月不能江海之泉,掩日月之明也。
至夫太古之初,物性犹淳,无假礼教,而能缉正,弗施刑罚,而能自治,死则葬之中野不封不树
丧至无期,哀至便哭。
斯乃上古淳风,良足效焉。
子欲非之,其义何取
道佛二教,喻之舟车
有识闻之,莫不莞尔而笑。
仆谓天道弗言,圣人无心
是以由人弘,非道弘人。
然则圣人神鉴,靡所不通,智照宁有不周,而云指其专一不能兼济
譬犹灵晖朝觏称物纳照,时风夕洒,程形赋音。
故形殊则音异,物异则照殊。
不为异物而殊照,风不为殊形异音,将知其日一也,其风一也,禀之者不同耳。
吾子以为舟车之喻,义将焉允?
然夫大教无私至德弗偏,化物共旨,导人俱致,在戎狄以均响,处胡汉而同音圣人宁复分地殊教,隔宇异风,岂有夷邪?
宁有夏邪?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耳也,转为蚊虻孤犊之声,于是奋耳掉尾蹀躞而听之。
吾子所闻者,盖蚊虻之音也。
夷夏之别,斯旨何在
又云,下弃妻孥,上废宗祀嗜欲之物,皆以礼伸,孝敬之典,独以法屈。
道俗晦明之殊,内外语默之别。
至于宗庙享祀,禘袷皇考
然则孝敬之至,世莫加焉。
若乃烟香夕台,韵法晨宫,礼拜忏悔祈请无辍。
上逮历劫亲属下至一切苍生
若斯孝慈弘大,非愚瞽之所测也。
夫国赀民为本,君恃民而立,国之所以宁,民之力也。
如来谈,似为空设
又云:刻船桑门守株道士,空争大小互相弹射,披抚华论,深释久滞
寻文求义,于何允归?
外道淫奔,弥龄积纪沉晦弗迁,沦惑宁反,游涉墟乡,泛越廛落,公因圣术,私行淫乱
得道如之,何斯可耻
齐人好猎,家贫犬鹿穷年驰骋不获一兽于是退而归耕
吾子有知归耕得算
又云:大道既隐,小成互起,辩讷相倾,执与正之。
正道难毁,邪理易退,譬若轻羽在高,遇风则飞,细石在谷,逢流则转。
泰山不为飘风所动,磐石不为疾流所回。
是以梅李见霜而落叶松柏岁寒不凋
信矣!
淫妖之术,触正便挫,子为大道,谁为小成
想更论之,然后取辩。
若夫颜回东野之驭,测其将败;
子贡观邾鲁之风,审其必亡,子何无知
若斯之甚,故标愚智之别,撰贤鄙之殊,聊举一隅示子,望能三反
又云,泥洹仙化,各是一术佛号正真道称正一
一归无死,真会无生无生之教赊,无死之教切。
斯盖吾子聪辩能言鄙夫蔑以如之。
然则泥洹灭度之说,著乎正典
仙化入道之唱,理将安附?
老子云:「生生之厚,必之死地」。
又云:「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也」。
夫忘生者生存存生者必死。
子死道将届,故谓之切,其殊切乎?
谚曰:「指南为北,自谓不惑
指西为东,自谓不蒙」。
子以必死为将生,其何反如之?
潜居断粮,以修仙术
仆闻老氏五味之戒,而无绝谷之训矣。
是以蝉蛾不食君子谁重?
蛙蟒穴藏圣人何贵?
且自圣贤莫不归终
吾子独云不死,何斯滥乎?
故舜有苍梧之坟,禹有会稽之陵,周公有改葬之篇,仲尼两楹之梦,曾参启足之辞,颜回不幸之叹。
子不闻乎,岂谬也哉
昔者有人未见麒麟,问常见者曰:「麟何类乎」?
答曰:「麟如麟也」。
问者曰:「若尝见麟,则不问也。
而云麟如麟,何邪」?
答云:「麟,麇身牛尾鹿蹄马背」。
问者乃晓然而悟。
吾子欲见麟邪,将不见告
又云:道经简而幽,幽则妙门难见,仆谓老教指乎五千,过斯已外,非复真籍
而道文重显愈深,疑怪多是,虚托妍辞,空称丽句
譬周人怀鼠以贸璞,郑子观之而且退,斯之谓矣。
寻此而言,将何克允?
又云:残忍刚复,则师佛为长。
慈柔虚受,则服道为至矣。
故《老子》云:「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学文故人所以敷行诫籍。
显著文教将为愚瞽之故,非为贤哲之施矣。
之者必凶,顺之者必吉。
强梁刚愎之人,下愚之类也。
大教慈悯方便为之,将非虚邪
学文邪?
慈柔虚受,仆谓宜空谈
今学反之,陈黄书以为真典,佩紫以为妙术
士女无分闺门混乱
服食祈年长,或淫姣以为瘳疾
慈柔之论,于焉何托?
道迹密而微,利用在己。
故《老子》云:「吾所以大患者,为吾有身也。
及吾无身,吾又有何患」?
老氏以身为大患吾子以躯为长保何其乖之多也?
后身而身先,外身而身存,惟云在己,未知此谈,以何为辩?
又云:娄罗之辩,各出彼俗自相领解,犹虫宣鸟聒何足述效?
仆谓饵辛者不知辛之为辛,而无羡于甜香
悦臭不觉臭之为臭,而弗耽椒兰,犹吾子沦好淫伪,宁有想于大法
圣教妙通,至道渊博,既不得谓之为有,亦不得谓之为无。
彼我之义,并异同之说矣。
夫言犹射也,若筈之离弦,非悔恨所及
将慎言乎,而云虫喧鸟聒,意则何依?
近者孙子猖狂显行无道妖淫丧礼,残逆废义,贤士同志而已
愚夫辄为回心,奸俦盈室,恶侣填门墟邑痛切之悲,路陌有罹苦之怨。
天道损盈,鬼神福谦然后自招沦丧(《弘明集》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