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答驎维问 南朝宋 · 谢灵运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二
维问:三世于百年三千广于赤县四部多于户口七宝妙于石沙。
此亦方有小大,故化有远近得不谓之然乎?
初答:事理不同,恒成四端,自有小大各得其宜
亦有贤愚违方而处,所谓同时异,物是人非
割鸡之政,亦有牛刀,佩玺而听,岂皆唐虞
谓言游体尽于武城长世皆覃于天下,未之闻也。
且俱称妙觉,而国土精粗不可以精粗国土,而言圣有优劣
景迹之应,本非所征矣。
维再问:论曰,或道广而事狭,或事是而人非。
不可以事之大小,而格道之粗妙
诚哉斯言,但所疑不在此耳。
设令未尽极。
以之应世故自居宗,此自是世去圣远,未足明极,夫降妙数阶,以接群粗,则粗者所不测,然数阶之妙,非极妙之谓。
推此而言,抚世者于粗为妙,然于妙犹粗矣。
以妙求粗,则无往不尽,以粗求妙,则莫睹其源。
无往不尽,故谓之穷理,莫睹其源,故仰之弥高
岂可就颜氏所崇,而同之极妙邪。
再答,今不藉颜所推,而谓之为极,但谓颜为庶几,则孔知机矣。
且许禹昌言,孔非本谈,以尧则天,体无是同。
同体至极,岂计有之小大邪?
三问凡世所不测,而又昌言者,皆可以为圣邪?
三答:夫昌言贤者,尚许其贤,昌言圣者岂得非圣邪?
日用不知百姓迷蒙,唯佛究尽实相崇高
欲以崇高之相,而令迷蒙所知,未之有也。
苟所不知焉得不以昌言为信?
既以释昌为是何以孔昌为非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