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摩诃钵罗波罗蜜经钞序 前秦 · 释道安
 出处:全晋文
昔在汉阴十有五载,讲放光岁常再篇。
及至京师,渐四年矣,亦恒岁二,未敢堕息。
然每至滞句,首尾隐没释卷深思,恨不见护公叉罗等。
建元十八年,正车师前部王名弥第来朝,其国师字鸠摩罗跋提,献梵天一部,四百二牒言二十千首卢,首卢三十二字,梵数经法也。
审数之,就十七千二百六十首卢,残二十七字,都并五十五万二千四百七十五字(案,此数不合,当有脱误。)
天竺沙门昙摩执本,佛护为译,对而检之,慧进笔受,与放光光赞同者,无所更出也。
二经译人所漏者,随其失处,称而正焉。
其义异不知孰是者,辄并而两存之,往往为训其下,凡四卷
一纸二纸异者,出别为一卷,合五卷也。
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也:一者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
三者,梵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
四者,梵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己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俗有易(案此二语有脱字。)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
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
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兢兢若此此生死人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
三不易也。
涉兹五失,经三不易,译梵为秦,讵可不慎乎?
正当以不异言传令知会通耳,何复嫌大匠得失乎?
是乃未所敢知也。
前人出经,支谶世高审得梵本难系者也;
叉罗支越斫凿之巧者也,巧则巧矣,惧窍成而混沌终矣。
若夫以《诗》为烦重,以《尚书为质朴,而删令合今,则马、郑所深恨者也。
近出此撮,欲使不杂,推经言旨,唯惧失实也。
有方言古辞,自为解其下也。
于常首尾相违不通者,则冥如合符,厌如复析,乃见前人之深谬,欣通外域嘉会也。
九十章荡然无措疑处,毫芒之间,泯然无微疹,已矣(《释藏迹》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