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举贤 西晋 · 傅玄
 出处:全晋文 卷四十七
贤者圣人所与共治天下者也。
先王以举贤为急。
举贤之本,莫大正身而壹其听。
不正听不壹,则贤者不至
虽至不为之用矣。
古之明君,简天下良材,举天下贤人,岂家至而户阅之乎?
至公之路,秉至平之心,执大象而致之,亦云诚而已矣。
任诚天地可感而况于人乎!
傅说岩下之筑夫也。
高宗引而相之;
吕尚屠钓贱老也,文武尊而宗之;
陈平项氏亡臣也,高祖以为腹心
四群不以小疵大德三臣不以疏贱而自疑,其建帝王之业,不亦宜乎
文王内举周公旦,而天下不以为私其子;
外举太公望天下称其公。
周公诛弟而典刑立;
桓公任雠而齐国治。
苟其无私他人之于骨肉,其于诛赏,岂二法哉?
至公然后可以举贤也。
夏禹有言:「知人则哲,惟帝其难之」。
因斯以谈,君莫贤于高祖,臣莫奇于韩信
高祖巴汉,困矣;
韩信去楚而亡,穷矣。
夫以高祖之明,困而思士,信之奇材穷而愿进。
相遭也,宜万里响应不移景而相取矣。
然信归汉,历时而不见知非徒不见而已,又将案法而诛之。
不遇滕公,则身不免戮死不值萧何,则终不离于亡命
幸而得存,固水滨饿夫市中怯子,又安得市人可驱而立半天下之功也哉
萧何一言,而不世交合定倾之功立,岂萧何知人之明绝于高祖,而韩信求进意曲萧何乎?
尊卑之势异,而高下之处殊也。
高祖势尊而处高,故思进者难;
萧何势卑而处下,故自纳者易。
然则尊高之位者,其接人之道固难,而在卑下之地者,其相知之道固易矣。
昔人居上取士之难,故虚心而下听;
在下相接之易,故因人以致人。
舜之举咎陶难,处咎陶天下之士易;
汤之举伊尹难,得伊尹天下之士易。
故举一人而听之者王道也。
二人而听之者霸道也。
三人而听之者仅存之道也。
一人何以王也?
任明而致,也。
二人何以霸也?
任术设疑也。
三人何以仅存也?
从二而求一也。
明主任人之道专,致人之道博,任人之道专,故邪不得间
致人之道博,故下无所壅;
任人之道不专,则谗说起而异心生;
致人之道不博,则殊涂塞而良材屈。
使舜未得咎陶,汤未得伊尹,而不求贤,则上下不交,而大业废矣。
得咎陶既得伊尹,而又人人自用,是代大匠斫也。
群臣易位劳神之道也。
今之人或抵掌而言,称古多贤,患世无人,退不自三省,而坐诬一世岂不甚邪?
圣人者,不世而出者也。
贤能之士,无之
何以其然
舜兴而五臣显,武王兴九贤进;
齐桓之霸,管仲为之谋;
秦孝之强,商君佐之以法。
欲王则王佐至,欲霸则霸臣出;
富国强兵,则富国强兵之人往。
求无不得,唱无不和
是以天下不乏贤也。
顾求与不求耳。
忧天之无人乎(《群书治要》,《永乐大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