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四体书 其二 篆书 西晋 · 卫恒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
周宣王时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与古同,或与古异,世谓之籀书者也。
平王东迁诸侯力政,家殊国异,而文字乖形。
秦始皇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益之,罢不合秦文者。
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
或曰下土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小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员,员者使方,奏之始皇
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
或曰所定乃隶字也。
自秦坏古文,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王莽时,使司空甄丰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复有六书
一曰古文,孔氏中书也。
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三曰篆书,秦篆书也。
四曰佐书,即隶书也。
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
六曰鸟书所以幡信也。
许慎撰《说文》,用篆书为正,以为体例,最可得而论也。
秦时李斯号为二篆,诸山及铜人铭皆书也。
汉建初中扶风曹喜,少异于斯而亦称善。
邯郸淳师焉,略究其妙,韦诞师淳而不及也。
太和中武都太守,以能书留补侍中魏氏宝器铭题皆书也。
汉末又有蔡邕,采斯喜之法,为古今杂形,然精密闲理不如淳也。
作《篆势》曰:「鸟遗迹皇颉循。
圣作则,制斯文
体有六,篆为真
要妙,巧入神
龟文(当有缺文。)
(缺)栉比龙鳞
纾体放尾,长短复身
颓若黍稷垂颖,蕴若虫蛇之焚蕴;
扬波振敝手,鹰跱鸟震
延颈胁翼,势似陵云
或轻笔内投,微本浓末,若绝若连;
似水露绿丝,凝
从者如悬,衡者如编;
杳杪邪趣,不方不员;
若行若飞,跂跂翩翩
远而望之,象鸿鹄群游,骆驿迁延
迫而视之,端际不可得见,指撝不可胜原
研桑不能数其诘屈离娄不能睹其郤间,般倕揖让而辞巧,籀诵拱手韬翰
篇籍之首目,粲斌斌可观
摛华艳于纨素为学艺之范先
文德弘懿,愠作者莫刊
字体之頫仰,举大略论旃(《晋书·卫瓘附传》,《魏志·刘劭传》注引《文章叙录》,又《蔡中郎集》,又《水经注·河水四》,又《艺文类聚》七十四、《初学记》二十一、《御览》七百四十九引蔡邕篆势》。)」。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