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务农禁侈疏 孙吴 · 华覈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四
寇虏充斥征伐未已,居无积年之储,出无应敌之畜,此乃有国者所宜深忧也。
财谷所生当出于民,趋时务农,国之上急
都下诸官,所掌别异各自下调不计民力辄与近期
长吏畏罪昼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会日,定送到都,或蕴积不用,而徒使百姓消力失时
秋收月,督其限入,夺其播殖之时,而责其今年之税,如有逋悬,则籍没财物故家贫困衣食不足
暂息众役,专心农桑
人称一夫不耕,或受其饥;
一女不织,或受其寒。
是以先王治国,惟农是务。
军兴以来,已向百载农人南亩之务,女工停机杼之业。
推此揆之,则蔬食而长饥,薄衣履冰者,固不少矣。
臣闻主之所求于民者二,民之所望主者三。
二谓求其为己劳也,求其为己死也。
三谓饥者能食之,劳者能息之,有功者能赏之
以致二事而主失其三望者,则怨心生而功不建。
帑藏不实民劳役猥,主之二求已备,民之三望未服。
且饥者不待美馔而后饱,寒者不俟狐貉而后温。
为味者口之奇,文绣者身之饰也。
今事多而役繁,民贫而俗奢,百工无用之器,妇人绮靡之饰,不勤麻枲,并绣文黼黻,转相仿效,耻独无有
兵民之家,犹复逐俗,内无担石之储,而出有绫绮之服,至于富贾商贩之家,重以金银奢恣尤甚
天下未平百姓不赡,宜一生民之原,丰谷帛之业,而弃功于浮华之巧,妨日于侈靡之事,上无尊等级之差,下有耗财费力之损。
吏士之家,少无子女,多者三四,少者一二,通令户有一女,十万家则十万人,人织绩一岁一束,则十万束矣。
使四疆之内同心戮力,数年之间,布帛必积。
恣民五色,惟所服用,但禁绮绣无益之饰。
美貌不待华采崇好艳姿不待文绮以致爱,五采之饰,足以丽矣。
若极粉黛,穷盛服未必丑妇
华采,去文绣未必美人也。
若实如论,有之无益、废之无损者,何爱而不暂禁,以充府藏之急乎?
救乏上务富国本业也。
使管、晏复生无以易此。
汉之文、景承平继统天下已定四方无虞,犹以雕文之伤农事锦绣之害女工,开富国之利,杜饥寒之本。
况今六合分乖豺狼充路,兵不离疆,甲不释带,而可以不广生财之原,充府藏之积哉(《吴志·华覈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