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为秦破从连横献书楚王 战国魏国 · 张仪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虎贲之士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丘山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
且夫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
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
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
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宜阳,韩之上地不通
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
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
且夫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也。
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
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
不如者,勿与持久
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史记》作秦祸。)无及为已,是故大王熟计之也。
秦西巴蜀方船史记作大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馀里。
舫船载卒,一舫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拒扡关。
扡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
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
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
兵之攻楚也,危难三月之内,而楚恃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
夫恃弱国之救,而忘强秦之祸,此臣之所以大王之患也。
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
有偏新城,而居民苦矣。
臣闻之,攻大者易危,而民弊者怨于上。
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
且夫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攻诸侯者,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
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圭死者七十馀人遂亡汉中
楚王大怒兴师袭秦,战于蓝田,又却,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
夫秦、楚相弊,而韩、魏全制其后,计无过(《史记》作危)于此者矣。
是故大王熟计之也。
秦下兵攻阳晋,必开扃天下之匈。
大王起兵以攻宋,不至数月而宋可举。
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
天下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共地,乃佯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
夫以诈伪反覆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
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
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战国策》十四,又《史记张仪传》,少未廿一字。)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