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燕将书 其二 战国齐国 · 鲁仲连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八
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怯死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
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
杀身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
败名灭,后世无称焉,非智也。
三者,世主不臣说士不载,故智者不再计勇士怯死
死生荣辱贵贱尊卑此时不再至,愿公详而无与俗同。
且楚攻齐之南阳,魏攻平陆,而齐之心,以为南阳之害小,不如得济北之利大,故定计审处之。
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
衡秦之势成、楚国之形危;
齐弃南阳,断右壤,定济北,计犹且为之也。
且夫齐之必决于聊城,公勿再计
今楚魏交退于齐,而燕救不至
全齐之兵,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敝,则臣见公之不能得也
燕国大乱君臣失计上下迷惑栗腹以十万之众五折于外,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笄笑。
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
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是墨翟之守也。
食人炊骨,士之心,是孙膑之兵也。
见于天下
虽然为公计者,不如车甲以报于燕。
车甲全而归燕,燕王必喜;
身全而归于国,士民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
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更俗,功名可立也。
意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
裂地定封,富比乎陶、卫世世称孤,与齐久存,又一计也。
两计者,显名厚实也,愿公详计审处一焉。
且吾闻之,规小节不能荣名,恶小耻者不能立大功
昔者管夷吾桓公中其钩,篡也;
公子纠不能死,怯也;
束缚桎梏,辱也。
若此三行者,世主不臣,而乡里不通
乡使管子幽囚不出,身死而不反于齐,则亦名不免辱人贱行矣。
臧获且羞与之同名矣,况世俗乎!
管子不耻身在缧绁之中,而耻天下不治
不耻不死公子纠,而耻威之不信诸侯,故兼三行之过,而为五霸首,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曹子为鲁将,三战三北,而亡地五百里。
乡使曹子计反顾,议不还踵刎颈而死,则亦名不免败军禽将矣。
曹子弃三北之耻,而退与鲁君计。
桓公朝天下,会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枝桓公之心于坛坫之上,颜色不变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亡,一朝而复之,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加吴、越
若此二士者,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节也,以为杀身亡躯绝世灭后,功名不立,非智也。
故去感忿之怨,立终身之名;
弃忿之节,定累世之功。
是以业与三王争流,而名与天壤相弊也。
愿公择一而行之(《史记鲁仲连传》,《战国策》有删节,亦有多出字句。据下文言燕将见书泣三日自杀,知《史记》此书取之《鲁连》,非本《战国策》者也。故并载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