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北村诗集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二、《佩韦斋文集》卷一○
诗之道大矣。
帝王盛时陈诗纳言命官职之,所以气习之感而知风化之变也。
夫惟观其感,知其变,和其忿厉怫郁之气,以导其易直子谅之心,是故化行俗美,祸乱无自而作。
厥后官废,士之诗,瞽之曲,师之箴,瞍之赋,矇之诵,工之谏,庶人之谤,皆不得以上闻,而上之人亦不得知民好恶于是政乖俗谬,恬不之觉,以至于坏乱而不可救
然则讵可以易言哉!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知其说者,其知诗之道乎!
北村汤君子文山阳人也。
先君子尝以功刺南服,君从龆龀即自濯磨于学,间闻其属北使对,机辩敏捷一座咢眙,余固奇之。
少长文声猎猎,余盖瞠乎若后矣。
兵燹以来一再迂顾,色日悴,文日工
日出编诗遗余,余读之既,则又知君之所以为诗矣。
悯世道之隆污,悼人物聚散明时政之得失吟咏讽谏,使闻者皆足以戒焉,是岂徒竞病、事推敲者之为哉?
盖其易直子谅之心,闳于中而肆于外者也。
陈诗纳言,世无其官,其忿厉怫郁者既蹈语阱而触祸机有如易直子谅者又无与飏之以风厉天下
余也穷居荒凉,乃得优游餍饫,以快心骇目,余之幸多矣。
虽然,余固幸也,诗之幸不幸,余未可知也。
诗之幸不幸,余未可知则气习之感,风化之变,继自今,其醇其疵,其厚其薄,余益未可知也。
余方有负薪之忧废弃笔墨,择其契予心者数十首,命儿辈录而藏之,因序其,以见君之诗与古之诗渊然若有合者。
若夫君诗之传,则不系于余之序不序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