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敏斋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四、《须溪集》卷五
敏斋陈清父每见而有歉予之色,曰:「登至不敏者也,而众相谓曰敏斋,殆诱且警之,而毁者以为讥也」。
予曰不然,人未有非敏者也。
虽有下愚之人,手不能方圆,目不识之无,及其得于博也,彩色电转狂呼鹘视,枭未成而脱诸口如取,虽有离娄目力,钘心计,或不能及也。
今夫负于涂者,轻千里趋时日如不及权门并进捷径夜行迎意倾前,利之所在未有不至也。
目怜心,心怜风,虽有跛牂见便则疾亦如卢,令逐㕙三周华不注而不止,虽力不能及,而不可谓无其意也。
如是,孰非敏者?
虽然,人未有敏者也。
或明小而闇大,或智前而愚后,或知一不知二,不论
就其能者,刘玄德见事而迟,顾长康痴黠相半
晁错之智,至东厢而后悟;
杨德祖之能,更有困于三十里而不知也。
则复有敏于此者乎?
其敏者亦不可为乎?
清父曰:「幸也,予不至是」。
予曰不然
予欲使君夸父争先,与庆忌比捷,与惠庄取辩乎,则君诚不敏矣;
使君从容而谈利害贯穿而通古今得之心而书之纸,则彼健者给者有所不能也,而过人始远矣,君何谓不敏
大器若朴,天机贵深。
豫章七年而知,斗鸡三变而木,干将埋于不用鹰隼藏于为鸠。
日之行也,缓于步,而八骏常后之,大也
雷霆之蛰也,无所知,而山石不能禦,积也。
后之敏者皆昔之不敏者也。
静近愚,晦近鲁,默近讷,而君有其质矣。
使君巧慧便丽,犹恶之,况耻其不能而枉以从彼为快?
或曰:敏者敏于学也,故有七步而诗成,八叉赋就者,倚马磨盾者,一挥九制者,岂不亦可贵乎,而何恶于敏?
予曰不然,此非所以为敏也。
君子之学不贵是也
人毋以敏用敏,彼以敏用敏,则凡俗吏之健决小夫趣办躁人速化以至老于机而隽于获者,皆亦可以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