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拟岘台记后景定四年八月 宋 · 家坤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一、同治《临川县志》卷九、光绪《抚州府志》卷九
耳目之所接者皆物,心之所会者为理
君子游斯世,历览宇宙,不胶乎事物以为胜槩,不役乎耳目以为胜赏,身之所至,心亦至矣,心之所存,理亦存焉。
事物万殊理则一致耳目异趣,心则同归
彼以物观物,则南北东西封疆之各异,浅深大小山川之各殊,风气醇疵土地厚薄
若以理观物,则飞跃上下莫非化机屈伸蛰藏莫非精义,大而日月星辰同其运行,微而草木昆虫同其生化矣。
盖理之所著,心之所察,通天地等一胜慨,合人我一胜实,非彼疆此界可得而私其同异,非管窥蠡测可得而囿其广狭也。
郡城隅有台宅高阜昔人谓其风物可齐岘首,名曰「拟岘」。
吁!
理言,吾不知其所以为异;
以物言,吾不知其所以为同。
差殊非理之真,其近类者非物之真。
以为同也,则尽天下风景实相贯通何独临汝岘首可以相拟以为异也,则临汝岘首莫得相比周,况天下散殊风景哉!
昔人不尽言、不尽意尔,宜有以发之。
国风》不忘召伯茇憩之地,《鲁颂载歌僖公乐饮之处,流风善政,与故国山川相为悠久
羊叔子于岘首,其殆类是。
吾侪缮治亭馆,以修其物,不若明审政教,以修其理,拟其游观之迹,不若拟其牧养之心,此心此理,流动充满不为耳目事物所梏,与天地造化同其不息,则千百载而一日千万人一心,可使当年行乐之处,长为后日去思之地。
引而伸之,触类而长可以,又可以拟鲁,可以召伯,凡大夫师长不惟逸豫居其地,宜其民永其闻者,吾各得而拟之。
俯仰今昔无人而不自得何山同异足云
然则吾之扶植斯台者,不以畚筑不以陶瓦不以户牖矣,愿相与心领意会
景定癸亥仲秋眉山家坤翁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