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奸臣误国 宋末元初 · 区仕衡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七、《九峰先生集》卷一
臣谓国家大事,行之者宰相,言之者谏官、御史也。
宰相奸回误国台谏言既不用则不得其职,当去矣。
臣昔见丞相郑清之藩邸之旧,邀边境之功,抗议用兵损辱国体河洛困匮远近驿骚
猎夺相权,专持国柄履亩害民贪财纳贿辇毂之下,实状可稽。
台上章,陛下曲念旧臣,谕留供职
签书枢密院李鸣复与史寅午、彭大雅内外交结牢不可破
其时台谏已不得其职,但亦逡巡不自引去
陛下尚谓朝廷上正犹在正论犹存耶?
端平更化以来天下拭目方望太平不知天未欲四海治安耶,陛下何以又复丞相史嵩之,而使李鸣复参知政事也?
鸣复邪谄小人有同妾妇在列共事,多烛其奸,惟史嵩之阴险未形,残鸷稍见。
胁持自肆,而士夫善类不容
和议是图,而军国之重谋不讲。
蛊惑蒙蔽罔上欺君纪纲陵夷境土日蹙误国之罪,摘发莫数。
人主之于国事,首在论相,如史嵩之者,可使一日密勿之地乎?
臣又闻今都城远镇,惟在保障江淮邗沟涟水西通襄汉,屯戍重兵,以护江北
权相谋帅非其人,兵士一时解体,此忧非细也。
郧、襄、蕲、已失,则江陵危;
荆西不守,则长江险不足恃。
巴蜀狼狈成都孤危夔门未必可保。
井税无所敛,军饟又不易通,所以兵士之心者未知何策。
嵩之足以运筹帷幄,能决胜千里否耶?
陛下祖宗基业为重,以军国谋猷为急,早罢史嵩之李鸣复等,别择文武壮猷之臣任之。
使宰相策画将守,使台谏秉持正论陛下思安危,权自中出,则鸿业可保,中兴可图矣。
臣本草茅蒙被教养目睹柄国非人私愤奸臣之据位,非敢效鹰鹯之击,诚少竭犬马之忠,惟陛下裁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