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桂山义阡咸淳七年七月 南宋 · 葛炳奎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五六、成化《新昌县志》卷六
当世义人乎?
曰:有。
有则教以姓名
曰:桂山义翁陈君是也
桂山界万山间,非动传凑集之会,而义公之名常四驰,过其里者必指其山而问曰:「此非桂山义翁所居乎」?
吁,君何以得此哉?
君世于义者也。
先是,君辟义塾于家之东偏,每大比诏下,不远百里名师江、闽、浙负笈至者以千计
龙集己酉,余尝游君之东塾,见其酬应无倦容,闻书声必侧耳听,尝曾不自已
吁,君真义也夫
越二十三年,余自□□请外,赘鄞幕。
邑之南潘□以葬凡贫死而无归者,以亩计五十有奇,规其地筑庵若干楹,榜曰「慈济」。
官地曹州垦为田,以亩计二十有奇,赡苦行人为主其事,且白之常平使者为久永。
其行甚义而虑甚周也。
余曰:「此必桂山义翁之为乎」?
元□笑曰:「然」。
且□余记。
余亦急于义者,辄援笔书曰:先王□□之仁政也,有义焉。
井田制坏,生者无所于□,死者无所于藏,故仪渠火化之法得以□怜斯人□□□之所,其亦不仁甚矣!
巨细万物宇宙□□□□□□□伯伦之荷锸,固不以天地棺椁□□□□□□为鸢之栖、狐狸之食,而与蝼蚁固不□□□□□□□之为速化,此岂可孝子慈孙计哉!
先王治生民之道不如是也。
父母全而归之,矍□然□□□此人心天理之良感,风教所由□也。
厚衣以薪,不封不树,使可以掩其颡之,此则所谓圣人者,何必取诸大过强人所难哉!
先王掩骼之政,上之人不能尽行,故逸而归之下之好义者,奈之何世之好义不多见也!
吝闭者不肯为,因循不暇为,若陈君者百千万人中仅一有焉。
吁!
世之人何其不发深思也耶
百年有限之躯,而欲厚自封殖而为不朽计,知有子若孙而已,视其族之属以至邻里乡党,极而至于途人休戚之漠焉不系其心,总总尔,夫岂□天地间所以不朽者惟义耳,舍是则芸芸众多同归于尽,果何所底极哉!
昔人建义庄以赒族聚,设义浆以济行人广义塾以教学□;
义阡之立,自元丰向后往往未有闻者,至今诵其名、谈其事,髫龀童佣齿叟皆知其为义人,其不朽者盖如此
义事显著有四,而陈君行其之矣,皆有关于风教者,岂向者之□裔欤?
不可以不书,抑为世之不知义者□。
余闻太史氏方将大修国载,若陈君者,他日必有特书行载传之汗简者。
君名雷,字震亨新昌人也。
咸淳七年秋七月日,庆元府司户参军葛炳奎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