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叔孙昭子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八、《雪坡舍人集》卷三九
仲尼曰:「叔孙昭子不劳不可能也」。
牛杀叔孙氏之嫡而立昭子,出于非所觊望之中,一旦而得百乘之家,立三卿之位,牛盖有大造昭子也。
昭子立而牛戮焉,且曰牛乱叔孙氏,杀嫡立庶以乱大从
不讳乎己之为庶而明孟仲之为嫡,不知有立己之小惠而惟知有叔孙氏之大从,若将终身不可忘之私恩而乃决然弃之,不啻土梗
昭子少恩忍人哉?
以公灭私,见善明而用心刚耳。
昭子者,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
百乘之富不可以骤至也,三卿之贵不可以骤升也。
不立昭子昭子未必是也
昭子不此之顾,使有一毫富贵之心,能若是乎?
所以不可能也。
于是可以万世法矣。
周平王太子幽王伯服而黜之。
申侯母舅也,扳犬戎周室,弑幽立平而去。
平王天子位,茍能告之方伯,告之诸侯,正申侯之无君,诛犬戎之乱华,则公义明私恩废,周之威复振周之道且复兴矣。
平王不知此义,方且德其母家,远屯戍之,天理泯而人欲行,周之所以衰也。
使昭子而不戮牛,牛且挟其立己之恩,专制叔孙氏之家以及于鲁,牛且一阳虎矣。
昭子奋发大勇迅速不留,故叔孙得以为安,而鲁犹得以为秉礼之国
乱臣贼子知乱大从者,虽至于立己犹以义不与也,于世教小补哉!
是独不得万世法哉!
汉之君而知此义,则擅权五侯诛而汉不陵矣;
唐之君而知此义,则定策国老诛而唐不晚矣。
如之何其知私恩不知公义哉?
之者仅有汉宣帝焉,霍光有立己之恩而不免于赤其族,庶乎知此义者。
虽然,亦未为知此义也。
使霍显不毒许后,山禹不谋废立,族岂赤乎?
麒麟图像,爵姓不名私恩犹在念也。
宣帝亦未能如叔孙昭子也。
宣帝犹武之嫡孙霍光犹曰废昏立明也。
后之杀嫡立庶而借废昏立明以文其奸者,当以叔孙昭子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