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著作文集宝祐四年五月 南宋 · 卢钺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四
少始知学,景行前修,闻邻邑福清郑介公侠,以忤王安石被谪,仕竟不显,有文集二册行于世,吾乡言节义者首称焉。
兹焉客吴,始得著作王先生文集而读之,乃知其先亦为福清人厥考徙居吴中
先生从学程门,以王安石经义而废《春秋》,守所学不就科举
晚遭四七之际,卒以道鸣,而吾乡粹学之传又有人焉。
谨按国史》,绍兴四年,伪齐挟虏入寇冬十月,诏亲征上幸平江
是时守臣孙佑先生学行以闻,有旨引见
上殿,初赐右迪功郎未几,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
盖尝抚卷三叹曰:「明哉,高宗之为君也!
其知急先务也,能尊尚正学也。
良哉,赵公鼎之为相也!
其知以道事君也,不蔽贤也。
儒哉,孙佑之为牧守也!
知风化之本也,能举善也」。
夫惟上有传道统之君,下有道揆之臣,外而郡国,皆能以道学相尚兹非人文之一泰与?
故自王先生之既举也,越明年六月,召尹焞
又越二年三月,召胡安国
凡程门同学之士,以次显擢
呜呼,亦盛矣!
然尝疑之,绍兴距今未远也,洛学源流,世之学者皆能历历指数,而著作姓字落落挂齿颊间,岂其言论风旨不甚接于人耳目故耶?
今观著作出处本末,则有信史
忠言嘉猷,则有奏篇;
师友渊源性理奥义,则有语录非不足徵也。
而付之湮晦岂非为人后裔者之责,抑亦于是邦者之羞也?
福清邑庠旧有先生文集,而吴学独无有非一欠缺与。
王公遂守此邦,始祠先生于学,访其后思文者,俾奉尝岁时
思文将以福清墨本刊于吴学,属钺序之。
钺惟发辉旧德,世自有人。
第念生长永阳,距福清一舍,且尝习《春秋》,今复寓吴,最为亲切不可一语以答闻孙之辱。
若夫先生之心,惟求自得于己,不希名于世,文岂足以先生哉。
且其独抱遗经,毅不舍所学以从彼,退然肥遁,若将终身
假设不际熙朝,则韫玉藏珠,閟其光而不耀。
平生未尝著书若非章宪杨邦弼之徒追纂微言,则理学精密来者亦何从而窥之哉?
盖尝观其答门人颜子乐道之问有曰:「若有心乐道,便有倚著。
功名富贵固无足乐道德性命亦无可乐」。
吁,此孔门曾点人物也,文岂足以先生哉!
要之欲求先生之心,不得于言则奚自
吴门文献之邦,使家有其书,士宗其学,庶乎师道立善人多矣。
时宝祐丙辰夏五望日,后学卢钺书。
按:《王著作集》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