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乞常儆戒节俭听纳 南宋 · 赵顺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一、格庵奏稿
待罪言责于今三十四朔矣。
狂戆妄发,累犯天威陛下不惟赦而不诛方且曲垂嘉纳
遭时遇主,莫过于臣;
区区愿忠,莫知为语。
惟愿陛下常存儆戒之心,常存节俭之心,常存听纳之心而已
自古迄今未有不以儆戒而兴、轻肆亡者
圣帝明王,以天位为至艰至危,如履虎尾,如蹈春冰
尧,大圣人也,而常惴惴
舜,大圣人也,而常兢兢
禹,大圣人也,而常慄慄
天下重器,常恐不任光武所以兴汉也。
每思危亡常存戒惧太宗所以兴唐也。
尔谓天子为容易邪?
艺祖所以创我宋之业也。
此实艰难不敢不勉,高宗所以开中天之运也。
可不念哉
游于逸,淫于乐,不知儆戒者也。
无益,害有益不知儆戒者也。
细娱,忘大患不知儆戒者也。
时时儆戒,则为吉,为永年,为无疆惟休
一不儆戒,则反是可不念哉
古渝一火西事可忧;
强敌在边,祸至无日
楚邱布帛气象会稽薪胆规模犹恐不蔇,此臣所以陛下常存儆戒之心也。
自古迄今未有不以节俭而兴、侈泰亡者
昔之告其君者,曰:「帝王未有示俭天下足」。
曰:「善治者务俭约重民力也」。
曰:「愿爱其财毋使殚,惜其力毋使敝」。
曰:「国家若不节俭生灵何以昭苏」?
曰:「人君俭于上,则百姓富于下」。
由是观之,岂有上约而下不丰,欲寡而求不给者哉!
当今之务,宜痛先俭约以致四海之富。
不节若则嗟若,《易》有明训,此臣所以陛下常存节俭之心也。
自古迄今未有不以听纳而兴、厌讳而亡者
人主一身之寡,而应万机之繁;
九重之深,而察万里之远:非寄聪明谏诤何以成天下之治,保社稷之安哉
古者进善之旌,有诽谤之木
教以道者击鼓,教以义者击钟,教以事者振铎,语以忧者击磬。
谅直嘉之讦犯者义之,愚浅者恕之,狂诞者容之,其开道而求谏者为何如
下至汉、唐,犹有见善如不及从谏顺流者,犹有贤人攒于朝、直属于耳者,犹有以虚怀为理本、直为国华者,书之史册,蔚乎美谈
伊尹尝云:「有言逆于女心,必求诸道;
有言逊于女志,必求诸非道」。
真君天下者之座右铭也,此臣所以陛下常存听纳之心也。
迫于忧爱,辄进三说,语若迂阔事实切要
陛下留神深省坚守力行之,臣虽归老山林无憾矣。
不胜惓惓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