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今日特恩不当数出事 南宋 · 赵顺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格庵奏稿
臣闻官爵邦国大柄可以砺世磨钝,使天下之人赴忠义,立事功徇节捐躯,而不自悔
古之王者于此至重至谨,至靳至啬,不肯视为虚名而轻用也。
稽之成法,付之公议,正所以群动、定民志而尊朝廷
堤防一失上从而轻予之,下亦从而视之则是天命有德公器,而徇侥倖者之私欲矣。
矧今捍御之臣效命边庭,必有勋劳而加爵秩岂可一时恩赏,而反过亲临行阵出入万死一生者乎?
宗支姻娅义同休戚,讵容知有己而不知有国也?
窃见迩者恩赏,间有为法所碍者,一曰特除,二曰特转,三曰特补,四曰特赠。
「特」之一字何其多也,展转相仍不一而足
惟辟作福,臣何敢言第恐此风浸盛,此途浸辟,此恩浸滥,不过十年人人至尊大爵,彼守封疆卫社稷者,必曰彼得之如此其易,则我得之不足贵矣。
臣闻孝宗尝因条具迁转,有曰:「可除去特旨转行一项,不欲更开此路,以起侥倖之心」。
防微杜渐之意深矣哉
当时臣下仰体圣意倾竭底缊,以摅厥忠。
侍御史张震言:「侥倖所及有限,而不及者常多。
今特从其所可及,而遗其所不及,则悦者少,而不悦者常多也。
人知恩可以胜法,而不知法可以助恩。
诸葛亮所谓『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
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是也
果能立大公之道,持一定之法,使凡侥倖无所萌其心,则天下心悦忱服,而耳目一新矣。
于是申严讨论六等迁转不许超越之式。
主圣臣直,可为万世法程」。
又言:「唐太宗初年导人使谏。
其后勉而从之,魏徵以为言。
即位未几,言已戛戛乎其难入;
数岁之后,恐此风益衰矣」。
孝宗容纳之盛,犹如箴规之。
陛下新政方法孝宗,臣敢不自处,惟陛下以臣之言思之又思之,自今以后,谨之又谨之。
爱惜名器,以待勋劳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