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吉州白鹭洲书院讲义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三、《本堂集》卷九四
某误叨郡辟,滥长书堂
秪事开说,昉自今日
自顾至愚极陋凛凛莫胜。
有闻于师,敬取以诵。
深惟远道散,学校具文
圣朝崇化加重书院
白鹭洲寔表江右于此藏修于此游息于此讲习于此饮食
必先践履,必后科目
必先器识,必后文艺
自重,毋自卑
自立,毋自馁
自强,毋自画
自反,毋自恕。
必毋夺于得丧荣辱,必毋怵于忧患变故
是皆学者之事也。
虽然,学不知方望道莫见
大本领,其惟《中庸》乎!
天命
中庸首章,揭此三句三句之中,揭三「谓」字,使万世学者罔极之恩
子思子未作《中庸以前非无人说性,非无说道非无说教
未尝有人指其性曰如何是性,未尝有人指其道曰如何是道,未尝有人指其教曰如何是教。
曰性、曰道、曰教之名未明,后世学者将从何处寻性,将从何处寻道,将从何处寻教,将从何而见得性也、道也、教也是一贯
且如《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止是说天命之性,不曾说率性之道修道之教之意。
《书》曰:「惟皇上帝降衷下民,若有恒性,克绥厥猷」。
惟后性、道、教大意虽尽在其中,又不是次第分明顺说
至《中庸首章直下说出三句学者始得因名义以反诸身,始见命外无性,性外无道外无教。
三「谓有的一贯大明,自子思子作《中庸》始矣。
三句名义精切明白,有朱子章句》、《或问》在,不复敢赞一辞
要知得《中庸》一书纲领,虽在此三句上。
三句脉络,全在「率性之一句上。
有形有性不患无性,患不能率性
有道则有教,不患无教,患不能
是故有率性之道,则为受天命不则为逆天命
有率性之道,则为乐天命不则为逆天命
有率性之道,则为敬天命不则为怠天命
有率性之道,则为全天命不则为旷天命
以此知性乃均有者,惟在率性不率性耳。
是故有率性之道,则其皆是实理不则其教皆是伪妄
有率性之道,则其教皆是正大不则其教皆是偏邪;
有率性之道,则其教自有条理不则其教颠倒悖谬
有率性之道,则其教见于日用常行不则索之恍惚诞谩
文、武皆是率性者也。
故见之二典三谟,于训诰誓命,于《周南》《召南》,皆教也。
教皆也,皆性也。
当时之人有所准而仁而无非仁,有所准而义而无非义,有所准而礼而无非礼,有所准而智而无非智。
至于禽兽鱼鳖昆虫草木一动一植,散在两间者,无不各遂其宜,是皆文、武率性中来。
周公孔子,亦是率性者也,故见之于太平六典、《金縢》、《立政》、《周官》、《无逸》等书,于删《诗》、《书》,正礼乐,作《春秋》,门人弟子难疑问答,皆教也。
教皆道也,道皆性也。
或施之于当时,或垂之于后世,皆断断乎不可易。
是皆自周公孔子率性中来。
不率性者则反是
在上,教天下淫虐
春秋战国教天下以攻利,秦教天下诈力,汉高教天下无耻,汉武教天下多欲,唐教天下以无礼义,晋教天下放肆无度佛氏天下空寂老氏天下清虚
若此者,皆不知性为何物,故其教皆非其道。
以此知我不同者,惟在率性不率性耳。
此「率性之谓道」一句,承上句,生下句体用兼该源流无间,乃三句中之大关锁也。
此《中庸》首章自「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至「君子慎其独也」数句,反覆精密,其说独详。
为率性上要紧,故说尽由教而入者下工夫处,后之言性者,可以准矣。
其间三节可畏幸而第一节得孟子第二节得周、程,第三节得朱子所以子思之说传至今日如日星终不可繄,如金石终不可破,不然则难乎免于惑矣。
盖道之所在,愚不肖者固不足为道,而贤且智者,害道为甚
人而愚也、不肖也,其议论不能动人,其见识不能过人,将易而侮之,尚何足以惑天下
人而贤也、智也,其声望、其志向、其践履、其辩说,皆非人所易及,则人必宗之,宗之则必有党,惟信其所宗者之说为是不复其所宗者之说为非纵有知其说未能无过方且相与委曲执说以遂其非,此道所以不明不行
战国之时如杨朱,如墨翟,如告子直是能坚志强辨
杨氏以为我为义,为我必至于无君;
墨氏以兼爱为仁,兼爱必至无父
告子亦说仁义,而分内外
若不孟子道一善字,说出本性天下将胥异端,谁排辟以卫吾道
第一节也。
孟子后一节尤长,如荀,如扬,如韩,皆是表表其间者,当时学者尊之、宗之,不减孟子
荀子性恶扬子道性是善恶混,韩子又说性三品,此皆是不曾看得性之大本,各恃其才,各执所见,却从气质上论性,迄无定论。
直至我朝程子受学于周子,说出「论性不论不备」、「论气不论不明」等语,彼只说气质之性,而不知天地之性者,千载纷纷始定,而《中庸》之书始有所受。
第二节也。
自此程氏门人布满天下各自以为得其师之说,而得失深浅固已不一
当时大贤有为性所先之说者,有为浮屠之说者,有为新学之说者,天下之人扇撼陷溺如醉梦中植党相仇牢不可破,又中更天地大变,诸老凋谢人欲横流,而性之不绝如线
直至朱子,以《四书》为本,辨明义理毫发不差
而《章句》、《或问》之作,发越程子之所未言,折衷诸说之所未安,使学者有所依据,有所去取子思性、道、教之说益大光明
第三节也。
呜呼
朱子未远也,今之学者各自以其意说性,而不知性出于天;
各自以其意说道,而不知道出于性;
各自以其意说教,而不知教出于道。
性、道、教一贯之说,又胥而为纷纷,为昏昏,其病将有甚前三节者。
病在何处
在胜心,在轻心,在锢心。
立论要平,胜心者无平论
立论要确,轻心者无确论
立论要通,锢心者无通论
不平则奇,奇则失之;
不确则欺,欺则失之;
不通则窒,窒则失之。
中庸一书朱子发之已尽,不待他人屋上架屋然则今之学者欲观《中庸》,必先去胜心、轻心、锢心,则性、道、教之说方一贯,而中庸在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