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肃堂箴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二、《则堂集》卷四
余自燕徙而南,与河朔杨君伯通遇于瓦桥,辞和色温言论本乎义理,御下严整不烦馆人,余固敬之
及来河间,君以职事久留,因得朝夕共语商略古今谈论疑义,知君少从乡先生学问,以肃名堂,求余为之箴。
箴曰:
惟春为仁,惟秋为义。
温厚之气其肃也为秋,发生之仁其肃也为义。
天时非肃则不成人事非肃则不治,身法非肃则不严,家政非肃则不理,此肃之为义见之于经,所以为贵。
或者乃曰:严气振槁,是谓肃杀厉气为刑,流弊刻切
君子制行,所贵中和,以肃名堂无乃有颇?
予曰不然,吾所谓肃,非此之谓。
学问之功,涵养之事,内肃其心,端居存诚人欲以屏,善端以生。
外肃其形,峨冠正襟动作有则语默有程
由身而家,由家而国,典刑森罗法度具设,有紊斯正,有变斯革,匪威而严,匪怒而率,其肃惟和,岂刻之云?
盖仁以为体,义以为用。
义虽维肃,每依乎仁,兹其所以为成。
在《易》之《兑》,金行洁。
圣人取其丽泽之象,蔽以一言曰说。
君子体之,朋友讲习
惟肃惟说,以成其德。
敢以馀义,而为子告,圣言昭垂自今允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