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心斋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八、《则堂集》卷三
丱角时,受学梁山贾齐。
乡先生不以余为童稚有知,每为具道心性命之大指,且曰学问之道,能自有所得,夫然后自信无所疑,未能自有所得而信他人言以自己之得,徒学也。
余具记其语不敢忘。
自是以来周游四方请益当世大老
派系之自武夷出者,虽诲诱谆谆不倦,而余犹有疑也。
独于梁山先生宿昔所言,涵泳省索,由少而壮而老,服膺弗失。
不敢以为所得,而笃信之无所疑也。
岁在癸亥余年半百,始定学问指归,著《心原》、《性原》、《春秋》、《易》纲领,以述其中言者,独与子侄讲之家庭
亦有宾朋久要时时相过辨讹订惑。
义理大端始而知所疑,中而释所疑,最后涣然粗若有省。
每自念梁山先生所言自得自信者,庶几在是乎?
方将加以静存之功,益求其所未至,会国有大难,余坐抗议不挠牵联北行留滞积年旧业顿荒,故交尽隔。
已乃自燕徙瀛,地近中原,士有志道者不鄙而辱临之,于是记忆旧闻,勉揩病目,手萃成编,相与共学。
李君茂实,是邦之秀也,从余最久,于余平日言论颠末穷幽渺,辨质不嫌十反,必求无所底滞而后释,盖以学为嗜者也。
衰老日益甚,讵意飘流异方,乃得见此美才
英质笃信内守不悖,如茂实者,其进于道岂可量哉?
孤陋寡闻不能有益于君,而拳拳爱助,不能自已,乃出其二十年间心性命之业见诸论难有成说者,手以授君,而重为之言曰:夫心非身外物也,天所以与我,我之得于天而有诸己者也。
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希之以其心也。
之而存,正之而正,养之而定,贯之而一,融之而妙,是之谓心学,心之外无他学也。
《易》六十四卦,《彖》、《象》、《系辞》、《文言》,圣人心法见于经者也。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行事圣人心法见于事者也。
后儒卜筮而求《易》,以史传纪载而求《春秋》,此最说经之大弊。
余尝著《春秋传》、《系辞》、《文言解义》,务革除二弊,以昭圣人心术之精微
茂实于余之《春秋》既信之而不疑,于余《易解义》犹未觌其全,会当以此为告。
穷经者,心圣人之心者也。
于《易》《春秋》而知圣人心法所在,则道之全体大用可得而知矣,是之谓心学,心之外无他学也。
吾师尝有言:心如明鉴悬空,有象毕照,而蚀之者有三:辞章绮丽而好之,一蚀也;
外物纷华,惑而入之,二蚀也;
异端末流,以空虚至道,慕而悦之,三蚀也。
远彼三蚀,保此一真,心在是矣,心在是则道在是矣。
乃书「心斋二字遗君,致余期望远大之意云。
茂实勉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