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晋斋 南宋 · 家铉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七、《则堂集》卷三
学问之道,所贵乎见善之明也,用心之刚也。
见善明,知之事也;
用心刚,行之事也。
二者相须相为用,去一非学也。
在《易》,《大壮之后继之以《晋》,既盛壮则必进,物无壮而终止之理也。
故夫子于《壮》之大象而曰「雷在天上大壮
君子非礼弗履」。
学者用心之必刚也。
于《晋》之大象而曰「明出地上。
君子以自昭明德」。
学者见善之必明也。
用心之刚者,其见善必明;
见善之明者,其用心亦必刚。
圣人于《序卦》著学问之道,学者读《易》之《晋》而原其明之所自来必由于《壮》。
不惟知之,又有以行之,不惟行之知之,惟恐其有未尽二卦所以相为继也。
君子升,余久要之朋也。
笃学好修沈静有立
比年以来,岁治一经,每经皆能谛详其义。
手不释卷,志不外驰,实为受道之器。
以「晋斋」名其读书之室,求余为发其义。
余尝传《易》,释卦义,子升既见之矣。
余今所以告子升者,不惟昭《晋》之明,兼有取于《大壮》之刚为学问之道。
凡见善之明者,由用心之刚者也。
夫「雷行天上」与「明出地上」,以其象而言,其义固各有所在,然壮之必明,明之必壮,实相须而相为用者也。
左旋一日一周大明与天俱旋,亦一日一周
惟其壮盛健行是以明丽乎上,洪纤高下,靡不毕照。
学而言,知之者于行,行之者于知,实非二事也。
颜子克己之目,夫子告以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与《壮》之大象,其旨实同。
颜子勇于自克无复留难他时洞见道体卓然如有所立,端自夫用心之刚有以臻之。
曾子于《大学篇首而著其义,曰「在明明德」,又引《书》以为之證,曰「皆自明也」,与《晋》之大象实相符。
曾子自明其德,用功恳到他时优入圣域,亲传道千载之绪,实见善之明有以致之。
颜、曾二子之学,其皆有得于《易》乎?
升用「晋」名斋,盖有志自昭明者也。
吾必告之以明刚相须之义,盖以子升孳孳讲习在于《易》,故以平日常言者而重为之言,非子不以是为告也。
或曰:卦下之辞有取于康侯,而不及学问之道,何哉
文王言者,《易》之用也;
夫子言者,《易》之学也。
即象以明义,初无以大相远盖侯之言康为坤体故也。
学者笃志于道,静厚专一,亦道中之侯,自康济一身者也。
锡马蕃庶」,表其行之无疆也;
昼日三接」,表其明之不息也。
学者进道日新又新,亦犹康侯之蒙宠膺,皆道内所宜有,初不待得之于外而后为荣也。
孟子谓修其天爵人爵从之,然则蕃庶之锡、三接之宠,皆天爵中事,吾于子升有望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